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可塑的我中年危机的你,是危机也是重塑
TUhjnbcbe - 2023/7/6 19:53:00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9052.html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哪一刻开始的?

回答的人有五千多条,大部分都是如同题主所描述的,崩溃于一些细微的、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

新闻里,经常看到一些无声崩溃的场景:

还有更加决绝的:

去年12月,长沙一男子开车送妻子上班后,把车开到跨江大桥上,纵身一跃,决然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中年危机”,就似乎我们大多数人到了人生的后半段,像你我这样的平凡人,一谈到生活,全是琐碎;一谈到梦想,全是破灭。中年危机这个词,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看得心有戚戚然,想到就惴惴不安,仿佛前无遮挡,后无退路,中间全是崎岖,怎么想都是一眼望到头的暗淡。

最近看了陈婕君的《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突然恍然于“中年危机”这个伪命题。

陈婕君,北京壹源心理健康中心联合创始人,波士顿精神分析研究生院毕业,美国麻省执业精神分析师,医院精神科助理研究员、波士顿心理治疗中心咨询师、私人执业精神分析师。

她通过十四年的临床咨询,深入了解了很多人的人生故事和内心真实的经历和体验,发现很多人在这一阶段,都会陷入“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某些方面已经失控”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

本书即是就“失控的人生”这个命题进行探讨,讨论如何重新获得人生的掌控权。

书中介绍了一个概念,叫做“心理基因”,即是一个人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的表现形式。

“心理基因是从很小的时候就逐渐建立起来的,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周围人以及自己的底层逻辑。这些底层逻辑包括观念、想法,以及处理情绪和事情的方式,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如何应对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明白了这些,就明白了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只是一种人生失控的表现方式,这种失控,可能出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比如青少年叛逆期,等等。

它是人生的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有时候出了问题,可能是很久之前的小问题累加起来的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人生中这一个又一个的“危机”和失控呢?

1、正视焦虑本身

首先我们要明白,焦虑症,并不是绝对的坏事。

焦虑其实是一种预警,它提醒我们某个地方出了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

所以,当你感觉到自身的不对劲的时候,就要有所行动,不要等到变成“危机”才来解决问题。或者求助别人,要么转变观念,要么自我学习和成长。

总之,必须要有所行动,做出改变,否则只会陷入焦虑到失控的无限循环当中。能救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哪怕真的存在有一个人能够拯救你的人,也得你自己先释放出求救信号。

改变,要从自己开始。

2、认识自己,反思自己

怎么改变自身呢?当然时从正视自己的内心开始。不管你是在害怕着什么,还是在躲藏着什么。想要改变,都必须从面对事实、认清事实开始。

美国奇幻文学大师尼尔·盖曼在自己的文学课上提到,有一次和自己的孩子在树林里散步,不小心踢到一个马蜂窝,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他坚持等到孩子跑远之后,自己再朝反方向跑,孩子只被叮了两三个包,而他自己,被叮了三四十个。

回家之后,他把自己泡在浴缸里细数被蛰出来的包,突然发现自己的眼镜在逃跑的过程中掉在了树林里。

想到自己还得回到那个像噩梦一样的地方去取回自己的眼镜,那一刻,他突然被一个观点击中了,那是关于勇敢的定义:

原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勇敢,那只是本能。要回到那个地方去,才是勇敢!

那时他正创作《鬼妈妈》一书,刚刚写到三分之一,很多出版商都告诉他不会出版这样的书,但是他还是坚持在写。

就在他泡在浴缸里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故事,以至于不被人看好也一定要写完,也就在那时,他突然意识到他想要在书里表达的主题:

勇敢不是什么都不怕,勇敢是意识到自己的害怕,还能去面对它、甚至去战胜它。

就像他写故事的意义,不是为了告诉人们世界上有龙,而是为了告诉大家,龙是可以战胜的。

所以,重要的是,当出现一个难题时,我们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感知它,并且不再去逃避。

这才是解决问题所要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的人生中,或许有很多这样的不能承受之轻,不能去直面的内心。童年的创伤、生活的不如意、所谓的各种“危机”,拼凑成了我们不完美的、无法自我掌控的一生。

如果我们体验到了这种失衡,这种对生活的无力感,何不试试这种方式:我们去直面它,去正视它,去剖析自己的内心,捋顺自己成长的轨迹,搞清楚是什么让你的生活失控,又是什么让你止步。

看看前路上到底出现了什么,会让我们裹足不前呢?

看看我们内心里到底藏着什么,让我们无力面对呢?

其实不外乎我们最终发现:我们并没有那么优秀。做了种种努力,可能最终也不会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可能最终的一切,都是徒劳。

你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启齿,对不对。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其实,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其实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当我们眼中看到的台阶有一千阶那么高的时候,每走一步,都是对于剩下九百多阶的焦虑。当意识到目标其实就是脚下的每一步的时候,反而觉得每走一步都是赚到。

前提是,我们该如何看清自己,再反思自己。

然后才能搞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可塑的我》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你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找出问题的关键,搞清楚究竟是什么让你的人生失控,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前进,然后再试着做出改变,试着掌控自己的人生。

3、怎样才算掌控自己的人生

首先我们搞清楚一个观念:什么是自律?

我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打卡,豆瓣也有专门的打卡小组,这种强制进行的机械运动,让自己置于大众的监督下,逼迫自己自律。

有些人依靠这种方式,让自己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有些人重复了几次之后,反而对打卡这件事产生了厌烦心理,从而彻底放弃。

归根究底,每个人性格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成长环境也不一样。这个世界上,固然存在很多非常自律,能够严格控制自己的人,也存在很多不那么自律,不习惯按部就班的人。

但是在我们这个推崇自律、相信成功学、到处都是鸡汤文学的时代,很多时候,不自律似乎变成了一种原罪,不能自我控制的人就变成了一个不努力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一个人,当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或者经历一次考试的失败时,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不够自律,只要向那些自律的人学习,就能扭转局势,获得成功,但事实上有那么简单吗?

那些自律的人,能够控制自己每时每刻都努力认真的人,确实能获得成功,但是由于人与人的差异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每时每刻都能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这让我想起,曾经我在辅导我女儿做作业的时候,一度非常焦虑,因为她总是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走神、发呆,往往拖到很晚才能完成作业。

一开始,我试图跟她讲道理,她表示我说得对,她要努力改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几次苦口婆心地教育之后,我开始着急上火,发完脾气又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但是每每看到她的状态又忍不住焦虑。

后来我在教她弟弟学习英语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每次弟弟读英语的时间如果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效果会很好,每个句子基本一两遍就能过,但是超过二十分钟后,他就会频频出错,很难再集中精神去跟读,而是跟我撒娇耍赖,企图蒙混过关。

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往的一个错误观念。自律、专注力强确实是孩子学习好的关键,但是很多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你跟她讲自律的好处,她觉得你说得对,但是落实到行动上的时候,有可能她没有办法做到。这个时候,你一味跟她强调自律的好处,反而容易让她产生一种挫败感,认为自己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是自己不优秀,不听话,不够好。

所以,并不是她不想好好学习,而是我一开始就给她定的目标太高,反过来想一想,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能做到每天定时学习、定期锻炼、工作时专注认真绝不走神的人也是很少数的,又谈何去要求一个孩子呢。

所以,对自己拥有掌控能力,并不是把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制定好计划,然后严格执行,也不是每天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算是掌控了自己的人生,更加不是要求每一件事情都符合自己的预期目标,达不到就会难受,感觉到失控。

以上这些,都是对掌控能力的一种误解,甚至是一种心理束缚,就像是用手握沙,并不是握得越紧,就能留得更多,但是因为用尽了全力,反而容易产生一种无力感,感觉我已经这么努力了啊,为什么反而不能达到预期呢?这个时候,其实要做的不是使更大的力气,而是放松自己,转变观念。

掌控自己的人生,并不在于把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把每一件事情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而是在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够从容面对;在事情受到阻碍的时候,能够及时认清事实、调整计划。

关键是能够让自己心态不失衡,不要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失去对事情的基本判断能力。

有的时候,我们陷入了这样的失衡中,但是意识不到是由于很久之前逐渐积累的小问题,最终导致了我们的失控,其实这个时候,对于自己,即是危机,也正是心理给出预警,向你发出信号的时刻。

这个时候,我们其实需要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去梳理自己的内心,去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所在。

如何运用心理学的工具剖析自己,塑造自己,让自己获得人生的掌控力,可以详读《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这一本书。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塑的我中年危机的你,是危机也是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