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密云水库边的养蜂人十一万蜂群酿出甜蜜的
TUhjnbcbe - 2023/7/4 20:57:00

七月下旬,在北京东北部燕山脚下,从业32年的“蜂二代”王全生和妻子在户外劳作时,仍免不了“全副武装”,养蜂这项事业于他们而言,痛也甜蜜。当下夫妇二人已经摇出了新一批的荆花蜂蜜,正等待卖个好价钱。实际上在整个密云,还有两千余户蜂农像王全生一样,与超过11万蜂群一起忙碌于这份甜蜜的事业;也有持续8年拿到绿色食品质量标志的合作社,带领近千蜂农创造甜蜜生活。从前提起密云,人们都知道这里有北京的“大水盆”密云水库,但在当下,伴着数以亿计蜜蜂的振翅声和蜂农的汗水,北京“天然蜂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蜂二代”王全生与妻子。新京报记者耿子叶摄

超万蜜蜂陪他一起“看天吃饭”

大暑之后,北京气温持续飙升到35℃以上,即使在远郊密云的大山里,仍能感觉出几分被太阳炙烤的灼烧感。好不容易等来大片云朵遮住灼热的光芒,戴着蜂帽、长衣长裤全副武装的田淑革站在蜂箱前长舒了一口气,“这云遮上来,立马就凉快了。”这是她和同是蜂农的丈夫王全生最惬意的时刻,夏天的风吹进太师屯镇龙潭沟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毗邻密云水库的关系,阴凉处的风里总是带着些许清凉。

这份偶然获得的清凉稍纵即逝,毕竟,感受高温的炙烤是养蜂人的日常。对于王全生来说,越是高温天气,越是检查蜂箱的最好时刻,“蜜蜂何尝不怕大热天?温度一高,蜜蜂没那么活跃,检查蜂箱更方便些。”

在王全生两口子“名下”,藏身于密云大山里的蜂箱共有个,皆为繁殖能力强、产蜜快的意大利蜂。按照每蜂箱拥有2万只蜜蜂来计算,王全生现阶段所养的蜜蜂总数在蜂群最盛时超过万,它们全部被安置在龙潭沟村的山坡上,这里也是王全生和田淑革的“工作台”。蜂箱颜色被分为黄蓝白绿四种,王全生说,之所以分列不同颜色一是为了好看,同时也为了方便蜜蜂们“认家”。

四色蜂箱方便蜜蜂“认家”。新京报记者田杰雄摄

在全国30万蜂农中,约一半蜂农如王全生一样有固定场地。这意味着他们能依靠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而不必在每年的不同季节奔波千里“追花夺蜜”。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蜂农和蜜蜂们会受到当地气候环境的约束,需要非常纯粹地“看天吃饭”。

年和年,密云地区连续两年经历干旱天气,这使得荆条花蜜产量减少不少。王全生家产出的蜂蜜是“自然成熟蜜”,即浓度高、不需深加工便可直接食用的天然蜂蜜,没有二次勾兑和调剂,蜂蜜中自带花香。气候干旱对于王全生最直接的影响,是蜜蜂的产蜜量少了。“若是风调雨顺,一个蜂箱最终能够产蜜40斤。”王全生说赶上光景好的时候,自己和妻子从春忙到秋,收入能达近二十万元。

可惜风调雨顺的年景毕竟是少数,以前赶上过大暴雨,雨水把土台冲塌,上面的蜂箱直接被冲到了山下,蜂群损失惨重,为此王全生赶紧把土台用混凝土加固,蜂箱全放在沉重的合金架子上。“今年又赶上干旱,那点雨水全下城区了,花少了,蜜的产量没那么多,蜜蜂再勤快也没用。”

事业干了32年痛也甜蜜

今年49岁的王全生,已经当了32年职业养蜂人。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王全生称得上是“蜂二代”,他迄今为止的人生都有蜜蜂的陪伴。“养蜂是家传的手艺,打我记事儿起,家里就有蜂箱,只不过没现在这么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全生结识了同为密云人的田淑革,巧的是田淑革家也有蜂箱,也是从小就对养蜂轻车熟路。蜜蜂在辛勤采花粉酿蜜的同时,似乎也给二人牵出一根红线来。采访过程中,夫妻俩总是笑呵呵的,干活麻利,配合默契。有人称这是“养蜂世家”的结合,是“蜂二代”的强强联手,但田淑革心知这份事业的艰辛。“能坚持干下来不容易,早年间养蜂是不怎么挣钱的,也就是最近几年因为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坚持产出自然成熟蜜,才真正有了些收益。”

挨蜇,对于养蜂人来说是最为寻常的事。让记者诧异的是,养蜂这么多年,田淑革至今对蜜蜂还是有点“害怕”的,哪怕天气再热,每次靠近蜂箱都需要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她是真心有点怕疼。而从17岁开始正式以养蜂为职业的王全生则称,自己对蜜蜂蜇咬已经产生了“抗体”,“这么多年下来,如今被蜜蜂蜇了,已经是只疼不肿,感觉已经习惯了。”不过王全生说,自己的鼻子和“人中”仍旧脆弱,堪称软肋命门,“再有抗体,只要这里被蛰也疼得不行,肯定得流眼泪,根本控制不住”。所以他即便大大咧咧裸露胳膊和脚踝,也不忘将蜂帽上的防护网严丝合缝地系紧在胸前。

王全生把蜂帽紧紧系在胸前。新京报记者田杰雄摄

夫妻二人最近一次挨蜇的罪魁祸首却是只马蜂,事过一周多,在田淑革的手腕上仍留有触目惊心的针眼印记,“马蜂的杀伤力比蜜蜂大得多,当时手腕肿成大包,那种疼感觉就是来自骨头缝里。”

即便有随风雨而来的心疼和被蜇时的疼痛,夫妻二人仍觉得这是一份“甜蜜的事业”,这也是田淑革使用多年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密云水库边的养蜂人十一万蜂群酿出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