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党史故事一份沉甸甸的党性教材狱中八
TUhjnbcbe - 2023/4/13 21:15:00

编者按:“狱中八条”是革命志士罗广斌从白公馆监狱脱险后,向*组织提交的《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中最后一章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在生命最后一刻向*总结出的八条意见。

年,重庆市委*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胡康民,根据川东地下*老同志萧泽宽等人提供的线索,在重庆档案馆找到了这份报告。随后,胡康民采访罗广斌生前的战友,阅读大量档案,全面挖掘了这份报告后面隐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将其中“狱中意见”部分归纳成了“狱中八条”,并在当年《红岩春秋》杂志“渣滓洞、白公馆烈士殉难40周年纪念”特刊中首次披露。年,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在北京举办了《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展览,“狱中八条”受到中央和重庆市委领导重视,并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高度肯定了“狱中八条”的现实镜鉴意义。本期重庆*史系列故事推出第六个专题:《一份沉甸甸的*性教材——“狱中八条”》。

“狱中八条”警钟长鸣

年9月,共产*员罗广斌被叛徒出卖,于成都家中被捕,随后被押解到重庆渣滓洞监狱,关押在“楼七室”。“楼七室”是一间隔离牢房,专门关押“态度顽固、不守监规”的犯人,管理严苛,平时不准犯人放风。同时,“楼七室”里还关押着一名与罗广斌互相认识的囚犯张国维。张国维是湖北汉川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年入*,被捕前任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委员,直接领导过罗广斌的工作。

在狱中,张国维十分冷静地分析了罗广斌的情况:罗广斌出身于一个有特殊背景的权贵之家,其哥哥罗广文是国民*高级将领,时任第七编练区司令官,手握重兵,是当时四川境内最大的武装集团首领,并与西南地区*统特务头子徐远举有交情。基于此,张国维估计,罗广斌最有可能活着离开渣滓洞监狱。于是,张国维叮嘱罗广斌:“要注意搜集情况,向同志们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报告。”从此,罗广斌肩负起了这项特殊的任务。他在积极参加狱中斗争的同时,也留心观察,设法和同志们交流,积累资料。狱中同志们对他也推心置腹,提供了充分的情况和意见。

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

烈士们最后的嘱托

年1月17日,是江姐(即江竹筠,被捕前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丈夫彭咏梧牺牲周年纪念日,渣滓洞监狱各囚室的难友纷纷采用各种形式慰问江姐。江姐的回报是起草了一份讨论大纲,内容分为三部分:被捕前的总结、被捕后的案情应付、狱中的学习。各囚室先后分别依照大纲进行了讨论,这对提高狱中同志的斗争意志和思想认识起了很大作用,这也成为日后“狱中八条”形成的基础。

年2月,罗广斌被转押到白公馆,关押在“楼下平二室”。在这里,他与同室难友刘国鋕(罗广斌的入*介绍人,被捕前任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王朴(被捕前任重庆北区工委委员)、陈然(被捕前任《挺进报》特支委员)等结成生死患难之交,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罗广斌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从10月底到“11·27”大屠杀之夜,在公开和秘密的大屠杀中,两座监狱的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11月27日子夜,当渣滓洞的屠杀火焰还在燃烧之际,被关押在白公馆的罗广斌带领十多位难友,趁敌人疏于看守之机,冒死突围,冲出牢笼,蛰伏乡间。3天之后,重庆迎来解放,罗广斌终于有机会向*报告烈士们的最后嘱托。

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1日,“脱险同志联络处”成立,负责接待从各个监狱脱险的和其他遭受迫害的同志。罗广斌前往报到,并参加筹备杨虎城将*和“11·27”殉难烈士追悼会的工作。

在这期间,为了执行难友们的嘱托,罗广斌每天晚间趴在宿舍的地铺上奋笔疾书,追记整理同志们在狱中的讨论和总结。后来,住宿条件改善,罗广斌才有了办公桌可供写作。12月25日,大屠杀后的第28天,重庆解放后的第25天,罗广斌写成了《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并上报给中共重庆市委。

共产*员、渣滓洞监狱脱险同志罗广斌

沉甸甸的*性教材——《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

《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如今只剩残件15页,有2万多字。按原报告所分小标题,报告共有七个部分,现在只存第一、二、三、七等四个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大部,第五、六两部分则已完全丢失,估计全件字数在3万字以上。现在可以读到的部分,已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地下斗争、监狱斗争的艰难历程,大破坏带来的惨痛教训和烈士们的崇高精神。

报告七个部分的小标题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案情发展”。该部分讲的是由《挺进报》改变发行方式引发的川东*组织被大破坏的经过。《挺进报》是当时中共重庆市委的机关报,年7月创刊,起初主要在*内和进步群众中发行。年初春以后,作为“*策攻心”的手段之一,《挺进报》开始重点发向国民**、*、*、警、宪、特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单位,引起敌人警觉。敌人派特务接近进步人士和进步社团,侦察到《挺进报》的发行线索和地下*领导人的行踪,并抓捕了川东临委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和市委副书记冉益智,随后,两人相继叛变。此次事件造成了川东*组织的一次大破坏,导致人(另有宁沪杭地区8人)被捕,其中县级以上干部40人。除8人叛变、少数人经营救和突围脱险外,绝大多数同志壮烈牺牲,损失十分惨重。

第二部分“叛徒群像”。该部分着重揭露原地下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原川东临委副书记涂孝文、原川康特委书记蒲华辅、原重庆城中心区委书记李文祥等几个领导干部的叛变罪行,剖析他们平时言行中反映出的人生观问题和叛变时的心理状态。

第三部分“狱中情形”。该部分简略叙述了渣滓洞、白公馆两座监狱的由来和狱中斗争的情况。渣滓洞方面,报告重点汇报了“狱中追悼会”(全体囚犯公祭在狱中被迫害致死的原新四*战士龙光章)、“新年大联欢”、“慰问江姐”等几场斗争;白公馆方面,则重点汇报了“狱中学习”、“编写‘《挺进报》白宫版’”、“争取特务看守”和“准备暴动突围”等几场斗争。报告中写道:“到最后(指暴动计划未成,大屠杀开始),(革命志士们)已经面临死亡的考验了。老谭(谭沈明,共产*员,革命烈士)提出以前罗世文(原任中共四川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川康特委书记,革命烈士)死的时候脸色都没有变。于是(领导小组)要求(共产*员)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结果,每一个人临死都是倔强的,没有求饶。国歌和口号声一直不停地在枪声弹雨下响着。牢狱锻炼得每个同志——*员和非*员成为坚强的战士。”

这几场惊心动魄的狱中斗争,充分显示了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革命志士的坚强意志和战斗精神,在监狱斗争史上放射出别样的光彩,占有突出的地位。

第四部分“脱险人物”。该部分主要介绍两座监狱在大屠杀中突围脱险和在此之前经过各种渠道被营救出狱的部分人士。报告以严格审视的眼光,有分析地介绍他们的情况和在监狱中的表现,对有的同志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建议对脱险的*外人士根据情况分别给予安排。此外,报告也介绍了几个被特务主动释放的特殊“犯人”,其中突出的一个叫刘厚总。

刘厚总是杀害新四**委、副*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的叛徒。在年初的“皖南事变”中,他作为新四**部的副官,与其他少数指战员突围,转移至安徽泾县边境山区的一个名为蜜蜂洞的山洞中隐藏。3月13日夜,刘厚总开枪打死项英、周子昆,打伤警卫员*诚,搜刮走他们身上所有财物、武器,骗过住在另一洞中的指战员,跑下山去投降国民*,邀功请赏。但是国民*各级机关完全不买他的账,不但夺走了他抢劫来的全部财物,还将他逮捕。年,刘厚总被押解到重庆,先后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年11月25日,刘厚总给狱中同志们写了一封信,承认杀害项、周的罪行。同时谈了三点认识:共产*是正确的,全国解放一定会实现;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当时国民*极力宣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美国将打败苏联,并帮助国民*消灭中共),因为全世界民主力量高涨,足以抑制帝国主义;中国前途是光明的,但自己的罪恶太大,共产*来了一定饶恕不了自己,很想自杀,但缺乏勇气。27日下午,刘厚总被宣布释放,此后生死不明。

第五、第六两部分已完全遗失。依据报告全文,推测第五部分为“烈士典型”;第六部分为“特务屠手”。

第七部分“狱中意见”八条。即“狱中八条”,共两页,约字,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最重要的教训

把狱中同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看,最强烈的要求就是加强*的自身建设。

在*的自身建设中最重要的是领导班子的建设;在领导班子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领导成员腐化。这是狱中同志们感受到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教训。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年川东*组织被大破坏,主要是由于几个主要领导干部相继叛变,才一度造成难以遏制的破坏势头。叛徒人数很少,但是影响极坏,破坏性极大。

当时,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国民*的统治危在旦夕,蒋介石统治地区的情况一团糟,革命胜利已是指日可待。几个叛徒的叛变并不是对革命前程丧失信心,而是他们内心深处追求的是个人私欲、生活享乐,是人生的荣华富贵,所以就谈不上为理想、为人民事业的献身精神。被敌人逮捕后,这些叛徒经不住敌人的威逼利诱,选择用同志的血来换取自己的生存和眼前的荣华,这是所有叛徒的共性。此外,叛徒们又各有其个性。报告着重揭露了这几个叛徒的内心世界和变化规律,久远地警示着后人。

其中,大破坏的元凶祸首就是刘国定。刘国定,成都人,年在巴县农业学校读书时,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成为重庆秘密学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年,刘国定加入中国共产*,先后担任重庆巴县县委书记、巴县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重庆市委副书记、川东特别区临工委委员、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国定工于心计,城府甚深,能言善辩,擅长察言观色。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刘国定在建立和发展*组织的工作中发挥过积极作用,曾受到同志们的好评和领导的器重。

但是,他在骨子里是个人至上主义者。后来,形势相对平静,刘国定在社会上站住了脚,在*内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便开始私欲膨胀。

据狱中同志揭发,刘国定平时收入有限而追求享受。他想“养情妇做生意”,便向川东临委管经济的干部何忠发(后因刘国定出卖被捕遇害)借钱。何忠发说:“组织上有钱不能借;私人没有钱可借。”刘国定对此怀恨在心,便向川东临委书记王璞诬陷何忠发有经济问题。王璞经过调查了解,才发现是刘国定的问题。

刘国定被捕叛变后,参加了国民*特务组织,与特务头子徐远举讨价还价,说自己是“省委兼市委”,要求被授予少将*衔,任特务处长。对此,徐远举只答应给了中校*衔、专员职务。后来,刘国定进一步出卖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人钱瑛,并亲自带特务到上海抓人。钱瑛事先收到警报,已撤到香港,其他身边工作人员也已转移,但刘国定又出卖了他所知道的宁沪杭地区的共产*员8人。因此,刘国定受到了国民**统特务头子毛人凤的嘉奖和接见,并正式升为上校。

在特务机关,刘国定也是趾高气扬,除了对徐远举毕恭毕敬以外,根本不把其他特务分子放在眼里。他自以为有“本钱”,还可以继续出卖原先的同志,出卖*组织,为特务立功。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共产*的组织和策略》,作为特务机关破坏地下*组织的教材。

“狱中意见”还提出领导机构(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狱中同志认为川东临委书记王璞(在武装起义中牺牲)的人品是好的,但在发现刘国定的生活作风问题后,却拿他没有办法,投鼠忌器,一直迁就。王璞每次与刘国定会面,两人意见稍有不合,便发生争吵,不欢而散,无法讨论问题。后来,王璞要调刘国定到乡下工作,避开城市环境,刘国定却嫌农村条件艰苦不愿去。王璞对此无可奈何,只好买了一套《三国演义》,回乡看小说、生闷气去了。对此,“狱中意见”尖锐地指出,这种软弱无能,听任自流也是领导机构的一种腐败。

“狱中意见”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领导干部腐化的现象,除了个人品质上的问题以外,还由于在地下环境中,*员干部长期隐蔽,相对平静安全,缺乏激烈斗争的锻炼,少数人脱离*和*员的监督,容易滋长消极和腐化。

国民*特务机关监狱渣滓洞

勿忘血泪的嘱托

“狱中八条”自面世以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屡屡引起强烈的反响。“狱中八条”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是因为*心、民心和烈士的心灵犀相通,紧密相连。

第一,“狱中八条”具有生动的形象性。“狱中八条”是数百名烈士用鲜血和泪水凝铸出来的。“狱中八条”中透映着烈士群体血肉模糊的身影,熔铸着烈士群体无私奉献和崇高人格的形象,因此特别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狱中八条”具有深邃的哲理性。“狱中八条”朴实无华,明白简洁,却内涵丰富,揭示了*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规律,所以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发人深思,促人猛省。

第三,“狱中八条”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烈士留下的遗嘱,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地下斗争时期,考验共产*员的是生死关、*刑拷打关、敌人收买关。叛徒们过不了这几关,出卖的是革命,是*的组织,是*员的生命。

如今,考验共产*员的是名利关、色情关、权力关。腐败分子们过不了这几关,出卖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的形象,是*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腐败分子就是新时期共产*的叛徒。

今天,再读“狱中八条”,人们仿佛听见,烈士们发出的长啸,要当今的人们切莫将这血泪的嘱托化作了过眼烟云,随风飘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故事一份沉甸甸的党性教材狱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