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
TUhjnbcbe - 2021/8/7 18:38:00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症。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七情内伤、肝失条达、饮食失节、痰热上扰;虚者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劳倦过度、心脾两虚。


  临床对不寐症的辨证宜遵循三个要点:


  一是辨轻重:不寐的病证轻重,与其病因、病程长短有关,要通过不同的临床表现加以辨别。轻证为少眠或不眠,重者彻夜不眠;轻者数日即安,重者成年累月不解,苦于入睡困难。


  二是辨虚实:不寐的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证属阴血不足、心脑失其所养,表现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化源、肝失藏血、肾失藏精、脑海空虚所致。实证为火盛扰心、或瘀血阻滞,表现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胸闷且痛,多由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痰火郁滞、气血阻滞所致。


  三是辨受病脏腑: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脑。由于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致不寐。亦因肾精亏虚、脑海失滋、神不守持而致失眠。同时,其他脏腑如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也可扰动心脑之神而致不寐。如急躁易怒而不寐者,多为肝火内扰;入睡后易惊醒者,多为心胆虚怯;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者,多为脾虚不运,心神失养。


  

治疗三要点

 

 一是注重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由于不寐主要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宁而不寐。因而首先应从本而治,着重调治所病脏腑及其气血阴阳,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总则,应用补益心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疏肝养血、益气镇惊、化痰清热、和胃化滞、活血通络等法,由此使气血和调、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心神守舍,则不寐可愈。


  二是安神定志为其基本治法: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心神不安,因而安神定志为本病的基本治法,其中主要有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补脑安神等不同治法。


  三是加强精神疗法:情志不舒或精神紧张、过度焦虑等精神症状是导致不寐的常见因素,因而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方法之一,每每可取到药物所难以达到的疗效。

 

 不寐十证型


  (1)热扰神明


  [证候]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燥,脉沉数。


  [治法]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方药]凉膈散(《和剂局方》):川大*、朴硝各10g,甘草6g,栀子10g,薄荷6g,*芩9g,连翘l5g,竹叶10g,蜂蜜少许。


  (2)肝郁化火


  [证候]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6g,*芩、栀子各9g,泽泻l2g,木通、车前子各9g,当归3g,生地*9g,柴胡、生甘草各6g。同时,可加茯神、龙骨、牡蛎镇惊定志,安神入眠;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疏肝解郁。


  (3)痰热内扰


  [证候]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脉滑数。


  [治法]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方药]清火涤痰汤(《医醇賸义》):丹参15g,橘红、胆星、姜蚕各为10g,菊花15g,杏仁、麦门冬各10g,茯神12g,柏子仁、贝母各10g,竹沥半杯,姜汁1滴。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加半夏、神曲、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若心悸不安者,加珍珠母、朱砂以镇惊定志;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可加服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逐痰安神。


  (4)胃气失和


  [证候]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腻或*燥,脉象弦滑或滑数。


  [治法]和胃健脾,化滞安神。


  [方药]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半夏9g,秫米30g。苦宿食积滞较甚,而见嗳腐吞酸,脘腹胀痛者,可加服保和丸,以图消导和中安神之功。


  (5)瘀血内阻


  [证候]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理气化瘀,通窍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化裁:当归、生地*各为9g,桃仁l2g,红花9g,枳壳、赤芍各6g,柴胡3g,甘草6g,桔梗、川芎各5g,酸枣仁15g,珍珠母l2g,生龙齿l5g。


  (6)心脾两虚


  [证候]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梦多,易醒再难入睡,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参10g,*芪l8g,白术、茯神各10g,炒酸枣仁l8g,龙眼肉10g,木香、甘草各6g,当归l2g,远志10g,生姜3g,大枣10枚。若失眠较重,加五味子、合欢花、夜交藤、柏子仁以助养心安神,或加龙骨、牡蛎以镇静安神;若血虚较甚,加熟地*、白芍、阿胶以补血充脑;若脘闷纳呆、舌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气化痰。


  (7)阴虚火旺


  [证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方药]*连阿胶汤(《伤寒论》):*连9g,阿胶12g,*芩10g,白芍l8g,鸡子*2枚。若阳升面热微红、眩晕、耳鸣者,可加牡蛎、龟版、磁石等重镇潜阳,阳升得平,阳入于阴,即可入寐;若不寐较甚者,加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


  (8)心胆气虚


  [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人参9g,茯苓、茯神各12g,远志10g,石菖蒲9g,龙齿30g。若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宜用酸枣仁汤,方中以枣仁安神养肝为主;川芎和血以助枣仁养心;茯苓化痰宁心,助枣仁安神;知母清胆宁神。如病情较重,可二方合用;若心悸较甚者,前方基础上加生牡蛎、朱砂以加强镇静安神之力。


  (9)心肾不交


  [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委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补脑安神。


  [方药]交泰丸(《医方集解》):*连9g,肉桂3g。若以心阴虚为主,可用天王补心丹;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丸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之类,以安神宁志、补心滋肾。


  (10)肝郁血虚


  [证候]难以入睡,即使入睡,梦多易醒,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易怒急躁,舌红苔*,脉弦数。


  [治法]疏肝养心,安神镇惊。


  [方药]酸枣汤(《金匮要略》):酸枣仁18g,甘草6g,知母12g,茯神10g,川芎6g。若肝郁较甚,郁久化火较甚者可参照肝郁化火证治,亦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忍冬藤、夜交藤、珍珠母、柏子仁治之。

失眠中医辨证护理

1.心理护理

失眠主要原因是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心理治疗是关键。在治疗上,催眠药物的滥用司空见惯、弊大于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睡眠卫生指导等多种干预措施进行治疗,疗效更佳。有人提出“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因此,在护理失眠病人时一定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尽量劝服病人不要过于依赖安眠药,加强精神护理,注意情绪变化,消除不良疑虑,及时开导安慰,保持心情舒畅,使之能积极配合调治。

2.饮食指导

病人睡前不饮浓茶、烈酒,不吸烟,不喝咖啡等,可饮牛奶。应用食物作为治疗手段或辅助治疗,具有价格便宜、取材方便、容易掌握,尤其无*副作用等优点,为病人所乐用。饮食宜富有营养清淡的食物,可常食用海带、空心菜、紫菜、地笋、水果、绿豆、玉米、淡菜、动物心脏、肉汤、鱼汤等,辛辣刺激食物宜少吃。

3.按摩推拿

按摩是祖国医学中颇具价值的医疗保健方法,能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沟通表里,达到阴阳平衡,可有效地防治失眠症。用手指按压或按摩百会、劳宫、涌泉等穴位,可使病人自主神经安定,身心放松,从而诱导入睡。头部穴位按摩具有使全身经络开通的作用,脉通则神明,气血和调,邪不可干,则病自去。

4.针灸护理

针灸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生理平衡以睡前2h针刺神门、内关、三阴交、行间。根据辨证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心胆气虚型,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耳穴贴压法可以起到镇静、安神、宁心之效,并有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或抑制作用。以耳压心、神门、枕、交感、内分泌、皮质下为主,有效率达85%,认为耳穴贴压法简便易行,病人易于接受,可避免镇静剂所致的副反应和药物依赖,保证睡眠,对原发病的康复也有促进作用。运用朱砂外敷涌泉穴,取得良好的效果,认为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首穴,是经络气血运行的起点,药与穴相配,使心火下温肾水,肾水上济心火,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则其寐自安。

5.综合护理

运用指针神门、三阴交、内关,睡前悬灸百会、涌泉穴,毛巾热敷百会穴并配合心理护理、睡前喝杯牛奶或水果汁、背腧穴拔罐、温水泡足或洗热水澡、晚间散步等。

6.养生指导

睡前在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漫步30min或听轻松的音乐,晚间散步可放松肌肉、神经,人也就会感到困乏而容易入睡。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地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默念数字、听单调的滴水声、钟表滴答声等,让心境宁静平和,有助于睡眠5.用植物芳透剂,不仅有香味,还可从呼吸道、皮肤吸收缓解人的身体的不适,起镇静作用。

素材来源:网络,弘五学堂编辑整理。喜欢点(?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