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界的管理学院中国百万医药人的加油站
圣诞平安夜,原本平安喜乐的祝福气氛在三百万医药人的票圈没有被祝福刷屏,反而被各种澄清,各种抨击体制刷屏,央视送个全社会一个大礼。不全面不彻底的调查,模棱两可的报道,成功引发了网络上的爆炸,不论是医患关系还是大众对医药代表的态度都再度激起了矛盾。从网络上的各种评论,我深刻的意识到,虽然说言论自由,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实的认知还是不要妄加评论,因为这些片面的理解,偏激的观点,在真正了解事实人眼中实在是可笑至极。引友人的一段话:这个可耻的社会,没有制度的约束,只有替罪羔羊的宰割!这个无耻的媒体,没有底线的束缚,只有献媚的奉承。希望大家少在网络上无所谓的打口水仗,不抱怨,不盲从,强大自己的内心,强化自己的技能,各色人等,都勿忘初心。
既不要让制度沉疴成为医生的职业污点,也不要让制度沉疴成为百万医药代表的职业污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禁发问:央视抓住的到底是所谓的源头还是噱头?单纯片面、幼稚地一杆子打死了所有的医护人员,也断掉了医药代表的路。这绝对不是明智地选择。
国家级电视台的持续报道,将国家医疗投入不足引起的矛盾,转嫁到医生和医药代表身上,赤裸裸的偷换了概念。这样的报道,最大限度勾起了人心中的恐惧以及对医生的愤恨。用六六的话说:作为社会,最大的悲哀就是社会秩序的颠倒!每个人(包括公务员和病人)必将为此付出代价!树根烂了岂能怪风?
有文章标题:央视,你欠医药代表一个说明,欠全国百姓一个道歉。作为国家的新闻机关,误导民众认知,以偏概全的报道,使得"医药代表"这个职业蒙受其害。你报道的现象不是缺乏真实性,而是他们根本不是医药代表,请在报道前查查"医药代表"这一词的出处和职业的起源,你说的那种不是医药代表,那是"医药销售"。你让整日忙于学术和临床信息,服务患者的真正"医药代表"躺枪,而且是血流成河。
十多年了,每年都有医药回扣的新闻曝光,却没有见到一篇文章透彻地分析了医药回扣的是非对错。没有伦理的觉悟,学费缴得再多,也不会带来制度更新。
老百姓只会认为药品又出问题了!以下六个定义亟待再次明确。1.大夫:医院的工人,是否也养着很多管理者?2.资源管理者:不创造价值的、无用的,但是又不可或缺的、作威作福的公仆。是不是太多?3.回扣:是不是众人皆知的销售拉动力量?4.药品:治病的或者致死的化合物集合,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拦路抢劫的工具?5.医药代表:被逼无奈的销售,还是开发黑暗面的寻利之徒?6.所有医药环节:转移医改失败的社会舆论牺牲者?!
如果想要医改彻底好,就必须要坚决的动动某些部门的奶酪,否则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央视医院医生拿药品回扣问题,结果民众似乎并不买账,多数民众可谓心明眼亮,把矛头指向目前的体制,而医生只不过是点炮者。我自认有一个更确切的比喻:目前的医药体制就如同一大型钢混结构大夏,医生不过是框架结构完成后修建非承重墙的泥瓦匠,而医药代表不过是统计医生砌砖工作量的临时工。大厦是什么样的,关键在于大厦的主人、设计师、甚至工程师,与泥瓦匠没啥关系。泥瓦匠只要砌好每一块砖就好。
央视那历时八个月的不是暗访,只是成见,是利益集团转嫁医改矛盾的阴谋。为什么医生打马赛克,医药代表就得暴露在大庭广众下,干什么工作都有每一行的心酸及不易。大街上随便一个人都知道的事还用你这么费劲调查么。众所周知,药价不是医生定的,代表也只是打工的。外企的进口药研发费用都是上亿的美金。没有医药代表传递学术,你在生病的时候哪里有医生知道如何临床使用先进的药物去治疗!!每个病情有不同的适应症,有些药物确实对这个病情没有更好的疗效,所以建议换药或者开外企的药。医生每天看多少患者,每一个细节都要解释的一清二楚,岂能实现?!
柿子要挑软的捏,招投标那是掉进锅里,烂在碗里。一个产业链的事儿,光调查了产业链倒数第二环的医生和倒数第三环的医药代表,既不去讨论上游,也不去讨论末端,这种水平的调查新闻比基层的办事员搞调研的水平都要低很多。分析问题,一部分人把锅甩*府头上,一部分人把锅甩医生头上,没人甩锅的才是真正的原因,不过没人甩锅也就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