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蜜蜂病害防治的基本体系及用药安全性分析
TUhjnbcbe - 2021/7/28 11:04:00

温馨提示:边听边看,学习效果就是好!

引言:长期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中逐渐进化形成种群,逐渐显示其独有的生物学特性,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和种群建立起一定联系,如果周围环境产生剧烈变化并超过蜜蜂所能适应的最大范围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蜜蜂种群的正常代谢并产生病理变化,引发病害。一旦产生病害、敌害会对养蜂生产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蜜蜂病害防治的基本体系及用药安全性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蜜蜂病害防治体系的基本原则

1.1“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蜜蜂在体型上较少,相较于高等动物蜜蜂在免疫功能上不够健全,易染病生命力弱,因为在免疫功能方面的缺陷使蜜蜂一旦染病极难治愈,蜜蜂的群居习性使得一旦个体染病极易传染整个蜂群。除此之外,在自然环境中蜜蜂每年具有的养蜂生产时间都有着固定的周期和时间,若是因为病害错过这一周期和时间就会给养蜂生产带来惨重损失,因此对待蜜蜂病害若是在发生病害后补救为时已晚,应当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2综合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

外界的环境、蜜蜂的个体和种群特征等都影响着蜜蜂病害的发生与否,当蜜蜂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和种群建立起一定联系后,周围环境产生剧烈变化便会影响蜜蜂种群并致使个体和种群内产生病理变化,引发病害。在蜜蜂的品种选育上要选育抗病品种,与此同时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例如:卫生管理、饲养管理、药物防治等。除此之外,对于易发生病害的高峰期要对蜜蜂病害的进行重点防治。因此,蜜蜂病害应综合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将蜜蜂病害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1.3隔离与封锁防治

蜜蜂的群居习性使得一旦个体染病极易传染整个蜂群,所以一旦蜂群中有个体被传染病所感染就需要及时的隔离和控制,防止蜂群中染病状况的进一步加深。当蜂群中有染病的迹象时,应先将蜂群的感染程度调查清楚后按照感染程度进行分类。将蜂群中染病个体隔离出蜂场范围,对其染病个体进行消*处理和药物治疗,排除隔离区内染病源,与染病群进行过接触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进行隔离观察,在病害潜伏期确定是否染病,进行最终诊断和处理。

1.4防治用药确保安全

随着人们对于天然产品的追求和标准的不断提高,药物的残留情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药物的残留管理也越来越严格,人们对于天然蜂产品的追求使得对蜂群的用药格外谨慎,常见的一些检测指标有农药、抗菌素等可能会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的监测。因此,将药物用在蜜蜂上要严格按照用药标准和流程,采蜜前的1个月属于药物停用期,在这1个月内禁止使用防病药物以此避免所使用的药物残留在蜂产品中,超出蜂产品药物指标。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蜜蜂病害防治体系的主要防治方法

2.1抗病育种

从长远角度来看,最经济高效的防治手段是选育抗病品种,一方面能减少劳动量还能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提高了蜂产品品质,拓宽了市场。抗病育种可通过对现有蜜蜂品种的筛选和人为选育两种方式实现。对现有蜜蜂品种的筛选选取对某一病害抵抗力强的品种进行培育,而人为选育可控制抗病性的蜂群交配培育下一代,选择抗病力强的再次进行交配培育,直到选育出合适的品种。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实现抗病品种的选育。

2.2积极回避防治和预防消*

蜜蜂病害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在了解病害的直接原因后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仍然无法有效的控制病害,就需要进行积极的回避防治,能够有效的防止、减少病害。在回避防治过程中需要注意蜜源场地的选择,不能选择发生过蜜蜂病害的区域,一旦出现病害,损失无法估量。预防消*这一消*过程的作用是预防蜜蜂病害。通过对蜂场、饲料、蜂箱、蜂具、蜂场等的卫生消*,为蜜蜂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生存环境,提高蜜蜂个体和蜂群抗病力。

2.3药物预防和治疗

对整个蜂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称为药物预防,也叫做集体预防。这一预防手段是应用最为广泛和常见的一种方法,也是综合防治重要内容。药物治疗的方式在使用的效果和范围上具有效果好、范围广的特点,是蜂农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症用药、适时准确的用药,高效安全的达到控制蜜蜂病虫害的目的,在成本、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资料源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了就点进去看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蜜蜂病害防治的基本体系及用药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