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非洲人学习中国养蜂技术,蜂箱制作可难坏了
TUhjnbcbe - 2021/7/14 14:55:00

非洲喜欢吃蜂蜜,然而他们获取蜂蜜的方式则是找野蜂窝进行徒手抓捕,有时甚至会爬到三四十米高的树上摘蜂窝。被蛰伤甚至被蛰死的都有。

中国人的到来将改变这一切,在非洲木工作坊,在中国养蜂专家的指导下,非洲木匠正在制作中国式的蜂具。

说他们是木匠,不如说他们是钉匠更准确。因为所制作的木制品如桌椅板凳,都满是铁钉,没有一处是用榫头制作的,所以制作的蜂具也不例外。

他们不会做榫这种细活,做家具下错料也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反正当地有丰富廉价的木材资源,所以对木料的浪费也是惊人的。

木匠的技术不到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执。起初他还坚持按照他们传统的方法制作,很难纠正。

中国人还教会了他们用中国草帽和蚊帐纱制作的防护罩,不中看但实用。

这是他们最传统笼蜂饲养,其一是产量低,一年取蜜只有一次,一次只有5公斤左右;其二是蜂笼制作麻烦,先用竹蔑编,再用牛粪与稀泥的混合物均匀涂抹于蜂箱内外,等晒干后外面再用一层茅草包裹。

然后放在树叉上或绑吊于树上,让野生蜂来筑巢生产,一只蜂笼最多只能用三年,每次制作都很麻烦;其三是产品单一,蜂蜜质量差,其毁巢取蜜只能收获到劣质的蜂蜜和蜂蜡,不能谈其它的蜂产品;其四是缺乏人为的管理手段,生产效益低下。

自从利用中国的养蜂技术,一个养蜂户,规模常年保持在-群,每年能收获12-13桶蜂蜜和一些蜂蜡,收入约1万多元人民币。

看到的是蜜蜂搬进了新制的中国式蜂箱,蜂箱门前蜜蜂进进出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当地蜂农不停的赞美。

这些技术和方法都是无偿提供,而且要每天给一点食用油、大米和豆子,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每天去干活。我们当时对他们的作法不太理解,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完全知道了他们的良苦用心。原因很简单:由于国际社会的帮助,使他们产生了惰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洲人学习中国养蜂技术,蜂箱制作可难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