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户外野蜂特点及防范
TUhjnbcbe - 2021/6/29 18:57:00

今年以来,野蜂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高强度的户外运动而言,野蜂的存在会极大降低运动强度的连贯性。同时,遭遇野蜂攻击也会对身体造成较大伤害并有可能导致长期的损伤。了解户外野蜂种类,特点并加以防范十分重要。

界门纲目科属种分别表示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七个阶元,每个阶元是亲缘关系相近的—类生物的统称。比如我们熟悉的飞蝗属于:

界(Kingdom):动物界Animalia

门(Phylum):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Class):昆虫纲lnsecta

目(Order):直翅目Orthoptera

科(Family):蝗科Acrididae

属(Genus):飞蝗属Locusta

种(Species):飞蝗Locusta

野外对人有威胁的蜜蜂集中在膜翅目下,其中的针尾部包含的几种科对人的威胁最直接

膜翅目的雌性产卵器会特化为蛰针状,方便把卵产在植物组织或寄主体内。而对于针尾部的物种来说,则进化出了真正攻击性的蛰针。针尾部的蛰针平时收入腹部,用时再伸出来。独居寄生性类群的蛰针能麻醉寄主,使其不会死亡的同时失去反抗能力。社会性蜂类的产卵任务集中到蜂后,工蜂的蛰针变成了专门用来捕猎和防御的工具。所以能蜇人的蜂都属于针尾部,其蛰针藏在腹中。那些拖着很长的产卵管,看起来吓人的蜂反而不会蜇人,受到惊扰有可能会扎人,但是不带*。又由于蛰针是产卵器特化出来的,因此所有雄性蜂都不会蜇人

下面介绍针尾部的成员

青峰科

青峰科有强烈的金属光泽,体长从2mm~2cm不等,不常见。

胡蜂科

胡蜂科体型较大,与蜜蜂科并列两大最易伤人的类群。

胡蜂科常见成员属于三个主要亚科:蜾guǒ蠃luǒ亚科,马蜂亚科和胡峰亚科。蜾蠃亚科细长,马蜂亚科不平截,胡蜂亚科腹部基部平截。

蜾蠃亚科

蜾蠃亚科具有独居性,雌性成虫筑泥壶状巢穴,捕捉鳞翅目幼虫并麻醉,拖入巢穴喂养子代。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说的就是这个行为

马蜂亚科

马蜂和胡峰都是真社会性类群,但是马蜂进化程度不如胡峰,其工蜂和蜂王之间还没有明显的区别,单个种群规模也要小于胡峰。马蜂的攻击性较弱,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蜂巢受到攻击也大多选择四散逃逸。只有在夏天繁殖季节,才可能发生群体自卫的现象。

胡蜂亚科

胡蜂亚科是胡蜂科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种群内部品级分化明显,性情凶猛,脾气暴躁,经常对入侵者群起而攻之,对人类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一旦被胡蜂攻击后,身上会留下信息素,其他胡蜂会追着人攻击。

蜜蜂科

蜜蜂科最显著的特征是身体多毛,后足特化为携粉足,蜜蜂蜇人能力有限,但数量增加后仍然对生命造成威胁

食蚜蝇

食蚜蝇的生态位与蜜蜂高度重合,且本身对蜜蜂的拟态程度很高,专业人士也不能在一瞬间分辨。因此野外看到类似蜜蜂的均绕行即可,不必冒险。食蚜蝇有一对翅,蜜蜂有两对,这是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蜜蜂的后翅与前翅不同,后翅特化为平衡棒,飞行时只用前翅飞行。但当蜜蜂和食蚜蝇都处于停息状态时,翅膀收起,难以观察是否有后翅。

蜇伤处理

*性成分:包括生物源胺(如组胺、多巴胺等)、激肽、肥大细胞脱粒多肽、神经*蛋白、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等多种成分,其中的磷脂酶A2是引起过敏的主要来源。

中*表现:

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遭受群蜂攻击后,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预防与紧急处理

夏天尽量穿着较为宽松的长袖衣裤,包里准备可以展开包在头部的装备如衣服,防寒铝膜等。听到马蜂“轰轰”的声音时,绕行或结束行程都是明智的选择。统计表明,59%的蜇伤发生在9-10月,因此初秋出行要注意防止蜇伤。

胡蜂是群居生物,被一只胡蜂蜇伤后,其他胡蜂会接收到攻击信号,群起攻击闯入者。一旦被蜂群攻击,尽快使用衣服等保护头颈,防止身体其他部位裸露后,就地趴下。有条件的可以躲进寺庙等建筑内。大多数蜇伤是发生在头颈部的,而且头颈血管多,要防止被蜂直接蜇伤血管,*素快速流经全身。如果是蜜蜂蜇伤,会有*刺残留,胡蜂没有*刺残留。

离开危险地带后,用急救包里的医用胶带将*刺粘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每拔出一根*刺用力挤压伤口一下,吮吸一下。注意寻找其他*刺并同样操作。多肽,蛋白等成分的*素会被消化系统分解,因此口腔没有伤口时,可以吮吸。确认无其他*刺残留后,开始中和*液。蜜蜂*液为酸性,*蜂*液为碱性,因此选用小苏打或食醋进行对应涂抹。一般玩户外的时候也不会带酸碱类液体,因此直接用水冲洗,洗去表面残留*素即可。用湿巾擦也行,这都是为了防止表面*素重新渗入皮肤。若中*位置比较集中,如左胳膊,则在近心端进行结扎,每15分钟放松一次。

做好紧急处理后,应立刻以最快速度下撤,舍不下装备的可以仍在路边树丛里,以后再回来找。医院进行救治。统计表明,蜇伤针数在30针以上,死亡率较高。而且过敏反应越来越严重后,医院都是未知数,因此应尽快就医。相关文献也有蜇伤一针就死亡的案例报道,请务必重视。

视频:蜜蜂刺伤原理

相关新闻: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外野蜂特点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