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肚胀、胃疼、憋得难受的感觉。看似普通的胀气,发作起来让人坐立不安。胃肠胀气有些是生理的,但也会是疾病引起的。
1.大量吞入空气
大量饮水或饮用碳酸饮料时,易吞入空气。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肠道疾病使唾液增加时,也可随唾液吞入较多气体,对策: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一次别吃太多、太撑。少喝碳酸饮料,且最好不要用吸管喝。
2.肠道排空障碍
肠梗阻或肠壁张力减弱时,肠道内可积聚过量气体和液体。对策:有些胃肠道肿瘤或腹腔手术并发症会引起肠梗阻,需要及时就医。
3.消化不良
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可增加肠腔容量并影响正常蠕动产生腹胀;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致食物发酵产生气体。对策:胃肠功能差的人要少吃粗粮。
4.吃了易产气的食物
如豆制品、红薯等,因不易被小肠吸收利用,大多进到大肠再被分解,因此产生更多气体。乳类食品也很容易产生胀气。对策:首先必须改变饮食习惯,少吃含有果糖或是山梨醇(糖)的食物或甜点,因为这是产气的元凶。豆类食品一定要煮到熟烂了再吃。
5.工作生活压力大
压力会使肠胃蠕动变慢,产生腹胀。久坐不动也会让气积聚,不易排出。对策:坐得时间不要太久,饭后也不要一直闷坐在沙发上,可以起身走一走,温和轻缓的运动都有助消化。
6.胃肠道疾病
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胆结石等患者,容易积聚肠气导致胀气。对策:及时中医中药治疗。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莫名其妙的胀气持续3天以上都无法缓解,医院就诊,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专家分型辨证治疗胃肠胀气:
1、寒热错杂型
临床上遇见的胃肠道胀气患者最多的就是这一型。
症状:胃脘饱胀或腹部胀满,午后、晚上较重,稍进食即觉胀满;伴有口苦或口臭,或有恶心、嗳气,胃腹怕寒,欲进冷饮食而又不敢,大便不畅或便秘或便稀,或矢气(放屁)较多;舌苔白腻或*腻。
治疗:加减半夏泻心汤。
2、食积停滞型
症状:腹满胀痛,嗳腐吞酸(打嗝酸腐臭味,吐酸水),或厌闻食臭,或矢气、大便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沉滑。
治疗:保和丸。
3、脾胃虚寒型
症状:胃腹满胀,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喜暖喜按,进热饮、热食则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胖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迟。
治疗:理中汤或厚姜半甘参汤。
4、湿热蕴结型
症状:胃腹胀满,恶心欲呕,心中烦闷,口渴不欲多饮,时时汗出,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濡数。
治疗:古方祛湿饮。
5、实热内结
症状:腹满持续,或腹部硬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手足汗出,潮热谵语;脉沉实,或迟而有力,舌苔*燥或焦裂起刺。
治疗:大承气汤。注意:有些急腹症(如肠梗阻)可见到本型症状,需要迅速看急诊或住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