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不少朋友踏青的踏青,游园的游园,大家纷纷趁着这个机会带上亲朋好友一同走进大自然,尽情感受这份春暖花开的良辰美景。
要提醒大家的是,户外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除了要看管好自己的小朋友及随身贵重物品之外,还要小心这个围绕在美丽的鲜花丛中的,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的小小“杀手”。
两个病人,一死一活这是我在急诊夜班时发生的事。医院的急诊无论何时都是人来人往,一位50岁的男性,走进了我的诊室。
“医生,给我看看,刚才被蜜蜂蜇了,现在全身痒,起了不少疹子。”病人边说边把一只被拍死的蜜蜂递给我看:“这是这种土蜂蜇的,劲儿还挺大。”
我示意他脱掉上衣,查看被蜜蜂蜇到的颈部,发现仍有蜂刺刺入而未拔出。我带他到换药室,马上对其完整的取出了*刺。但当撩起他衣服的时候我却发现前胸、后背,腹部,大腿布满了红色密集的皮疹。
“除了痒,有心慌憋气的感觉吗?”我急切地问。
“没有,就是被土蜂子蜇了一下,您给我开点外用止痒的药就行。”他若无其事地说。
“止痒药肯定要给您用,但是您现在已经过敏了,没有出现憋气、呼吸困难有可能是暂时的,应该去抢救室,给您系统抗过敏治疗,防止症状加重。”
“不用,不用,还去抢救室,就被蜇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本来都不想过来,孩子不放心,您就给我开点止痒药,我回家了,还去什么抢救室。”病人有些不耐烦了。
“蜜蜂蜇一下虽然是小事,但是您已经出现了过敏现象,为了防止过敏引起的休克和喉头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一定要治疗和观察后才能回家......”我还想再进一步解释,但这个时候病人突然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眼皮半睁半闭,身体摇摇晃晃。我赶紧一把抱住了他。
就在我抱住他的那一刻,他的身子完全软了下来,差点我们俩一起摔倒。在病人孩子的帮助下,将他扶到诊室的床上,孩子搂着他,惊慌地看着我不知所措。
我迅速通知抢救室推来平车,将他推入抢救室,肾上腺素、吸氧、静脉输液扩容、抗过敏性休克治疗等,我甚至还请喉科来会诊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紧急行气管切开。
10分钟后,患者睁开了眼,血压也恢复了正常,呼吸也变得平稳了。3个小时后,患者无不适症状,在孩子的陪同下离开了抢救室。
临走时特意到诊室和我说了声谢谢,说我救了他一条命。我说真要谢就谢你自己吧,幸亏你被蜜蜂蜇了后出现不适,听从了孩子的建议,医院,为你自己、也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经过了这件事,我想以后他一定会对蜜蜂会更加”情有独钟“的。
这个病人是幸运的,医院,及时治疗,没有出现严重后果。但是这让我想起我曾接诊过的一个叫朵朵的小女孩。也是在夏天,城里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5岁的女儿回姥姥家,姥姥家在农村。
这个季节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候,当朵朵在花丛中玩耍时不小心被一只蜜蜂蜇到了手,疼得哭着喊着叫妈妈。一家人看着朵朵疼得一直哭都很着急,最后还是姥爷有办法,拿出牙膏涂在了蜇伤处。似乎有了些效果,朵朵不哭了。
一家人这才放下心来,各自走开干别的事情去了。但是,20分钟后,朵朵的妈妈切好了一盘水果端去给朵朵吃时,随着盘子清脆的摔碎声和妈妈的尖叫,一家人冲进了屋子里。朵朵躺在地上不停地抽搐、呕吐、眼皮肿得根本睁不开,小脸通红,身上密密麻麻的红色疹子。
一家人慌了,抱起朵朵冲出了家门。然而,一家人并没有选择只有3医院,而是选择了30分钟医院。
那天正好我值班,医院时早已没有了呼吸和心跳。我们努力地抢救,努力地想把朵朵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努力地盼着奇迹出现,但是奇迹最终还是没有出现。
妈妈抱着冰冷的朵朵,爸爸抱着悲痛的妈妈,姥姥已经哭得晕了过去,姥爷用拳头捶打着地板,讲述着事情的经过......抢救的医生护士都哭了,我忍着眼泪,不敢直视他们,宣布了临床死亡。
转身后我的眼睛也模糊了。我甚至不敢去告诉这一家人:如果当时抱着孩子去3医院治疗,朵朵有九成活下来的可能。
他们错了,他们耽误了孩子最佳的抢救时间。我心里好难受,后来的一个班,一个护士对我说,那天那个小女孩真可惜,回家后妈妈抱着自己的女儿哭了好久。
这两个病例一死一活,教训极为惨痛!
被蜜蜂蜇伤后的处理立即用针头或者注射器挑出*刺;
蜜蜂蛰伤,因其*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敷蛰伤局部。*蜂蜂*与蜜蜂蜂*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
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
若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心慌憋气、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切记立刻就近就医;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绝大多数为药物引起,如不进行及时的抢救,重者可以在10分钟内死亡。
1.休克表现:血压在短时内下降,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2.过敏相关症状:
皮肤黏膜表现——最早且最常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呼吸道症状——最主要的死因,表现为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咽部充血、肺水肿患者肺部湿啰音、憋气、发绀、可因窒息而死亡;
循环衰竭时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四肢湿冷、血压测不出,最终心跳停止;
其他,如球结膜充血、瞳孔散大或者缩小、对光发射迟钝、意识不清、腹痛呕吐、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以出现昏迷。
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1、去除过敏原:
经皮肤接触摄入:常见的有昆虫叮咬,如蜜蜂、*蜂等。
经呼吸接触摄入:常见的有吸入花粉过敏等。
经消化道接触摄入: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进食某些食物也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如鸡蛋、海鲜、菠萝、桃子、花生(儿童期)等。如果是经口摄入食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就需要留置胃管了,必要时洗胃。
经静脉摄入:药物过敏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注射途径给药,口服药物亦可引起。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如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中药注射剂、生物制剂等。
提醒:了解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窗,有助于判断过敏原。大多数药物注射或昆虫叮咬在5~15min即可出现症状。严重者可在5min之内发作,往往发病越早病情越重。食物过敏者则可在20~60min发病。
2、体位:
接诊到“神志不清、面色紫绀、大汗淋漓,病势危急”的患者,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做法,非医护人员也能做到体位摆放——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评估到患者休克时,予中凹位,也就是传说中的“休克体位”——简便易行:头胸部和下肢抬高20°,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改善。
3、吸氧:
改善缺氧症状,为抢救基本措施之一。给予4~5L/min高流量吸氧,同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需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环甲膜穿刺术。
4、判断:
询问、初步评估患者后,判断患者属于过敏反应还是其他疾病。过敏的诊断一旦成立,肾上腺素就要立刻跟进,不能迟疑!
5、肾上腺素的应用: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抢救首选药。紧急情况下可予肌注用药,迅速快捷,可抢在静脉输液通道建立之前为患者用上,因为休克病人血管不好找,往往会由于等待血管通路的建立,会延误肾上腺素应用的时机!首针用过之后,紧接着建立静脉通道,用药更为方便快捷。静脉用药强调要有持续心电监护防止高血压危象和室颤。
最左侧一列为心肺呼吸骤停,为Ⅳ级严重过敏反应,是最为严重最为紧急的一种过敏反应,治疗原则按照心肺复苏流程,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中间一大列是Ⅱ~Ⅲ级,再细分为低血压/肌张力减弱、喘鸣(上呼吸道水肿阻塞)与气喘(下呼吸道痉挛)三类,均首选肾上腺素肌注;
最右侧是最轻的一种,为Ⅰ级,仅有皮肤粘膜与消化道表现,一般无须使用肾上腺素,以口服抗组胺药或针对哮喘治疗为主。
6、建立双静脉通道:
最好选用大号安全性静脉留置针,选择粗、直的血管,以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建立双静脉输液通道,随时快速补液、用药,立竿见影!静脉通道的建立方便使用其他抢救药物,静脉注射是显效最快的用药途径之一。
7、其他辅助药物的使用:
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主要用于缓解皮肤黏膜症状,不作为抢救药物使用。Ⅰ级反应患者可予口服,Ⅱ级反应及以上患者在给予肾上腺素抢救后可予口服或静脉滴注。
异丙嗪25~50毫克肌肉注射,这个并不是首要治疗。
特别提醒:国内常用的抗组胺药为异丙嗪。但是,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2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喘鸣的患者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会降低发生双相反应或迟发相反应的风险;若患者出现持续的支气管痉挛,可考虑雾化吸入或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常用的是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等,对速发反应效果不佳。但是,可以阻止迟发过敏反应发生。一般用量为5~10毫克地塞米松,80~毫克甲强龙或者~毫克氢化可的松等,选择一种或两种即可。
液体复苏:可用于严重过敏反应伴循环系统不稳定的患者,液体用量一般为20mL/kg,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
葡萄糖酸钙: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需要用等量的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L,以免血钙升高过快引起心律失常。使用葡萄糖酸钙期间禁止使用强心苷类药物。
特别提醒:国内外指南均未推荐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和心肺复苏的抢救;只有高血钾、低血钙或钙通道阻滞剂中*时,钙剂治疗才有效,其他情况均不用钙剂治疗。
8、病情监测:
用肾上腺素的基础是监测血压,低血压也是毫不犹豫应用肾上腺素的重要指征。静脉应用肾上腺素,一定要在严密监测血压的前提下。
9、医患沟通:
患者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要和患者家属不断进行告知,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10、记录:
密切观察病情,有条件者果断上多功能监护仪,抢救时可留下原始记录,抢救结束据实在6小时内补记,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变化;不断评估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第一手的临床依据。
综合整理自医路向前巍子、院前急救联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