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的一种,风湿病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性反应疾病,是结缔组织疾病(即胶原病)的一种,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及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心脏、关节、皮肤、血管和脑常被累及,但以心脏受累的危害最大。
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但其发生显然与A族乙型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主要依据为:一是患者在发病前2~3周大多有乙型链球菌感染史,如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二是95%以上患者发病时血中抗“O”升高,直至目前临床仍以此项检查作为诊断指标;三是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和治疗乙型链球菌感染,可明显减少风湿病的发生和复发。
但是,无论在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或病灶中均未发现链球菌,其病变性质也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化脓性炎完全不同,可见风湿病并非由乙型链球菌感染直接引起。随着对乙型链球菌感染防治水平的提高,风湿病发病明显减少。
风湿性关节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青少年人群。发病前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急性活动期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两侧对称。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恢复,不留畸形,但易复发。慢性期常出现关节局部酸痛,当气候变化,寒冷潮湿,症状加剧,属中医学的痹证范畴。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大多因正气不足,起居失常,以致腠理疏松、营卫不和、风寒湿热之邪得以乘虚袭入,注入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所致。治疗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宣痹止痛为原则。临床有以
下取穴原则:
1、根据风寒湿热邪的偏盛不同取穴:
风邪偏盛为行痹,特征为关节疼痛无定处,取膈俞、血海、风池、风市;
寒邪偏盛为痛痹,特征为关节疼痛较剧,取大椎、命门、肾俞、关元;
湿邪偏盛为着痹,关节酸胀重着疼痛,取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热邪偏盛为热痹,特征为关节红肿热痛,取大椎、曲池、合谷、太冲;
2、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局部取穴:
肩关节取肩髃、肩髎;
肘关节取曲池、手三里、天井;
腕关节取外关、阳溪、大椎、阳池;
髋关节取环跳、居髎、髀关;
膝关节取膝眼、鹤顶、足三里、阳陵泉;
踝关节取解溪、丘墟、太溪、昆仑;
3、按病变部位寻找压痛点取阿是穴。
蜂针疗法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宣痹止痛的,特别是蜂*中含有5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良好。(甘肃省养蜂研究所)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