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户外运动安全手册
TUhjnbcbe - 2021/2/8 15:18:00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一、必要装备

①除衣物、背包、火源、炉具、餐具、刀具等必要东西外,还应准备帐篷和睡袋等物品方便露营。

②可用的通信设备。提示:目前很多景区都没有手机信号,通讯联系只有靠使用无线对讲机进行。

③一些医药用品及简单器械。比如:抗生素、云南白药、眼药水、创可贴、消*剂、纱布、夹板。

④手杖、折叠铲、绳索、信号棒。当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这些东西能够帮助进行互援、自救和求救。

⑤地图、指南针、路标、记号条、警示牌。正确使用起到防止迷路、警示同伴和配合搜救的作用。

一套完整的装备是进行户外必不可少的依靠,有备无患,根据活动来选择购买或租用相应装备。

二、应急准备

①制作一张小卡片(最好是防水的塑料卡片),上面写明个人姓名、血型、地址、应急联系电话。

②准备一个笔记本,一天以上的跨夜活动应该养成写日志的习惯,详细记录下每天行程中的事情。

③如果有条件还应该准备1-3根能量棒(能量食品),以备遇到意外受困时能够坚持几天的自救。

④应急火源,如:火柴、打火机或棉花、卫生纸等可以生火的物品,当意外受困时能够提供热源。

认真准备以上应急资料和物品,切记要放在衣服中随身携带,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候使用。

四、应急处理常识

中暑

中暑是人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中,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体温调节障碍。或因大量出汗造成失水失盐,血液浓缩,皮肤肌肉血管扩张而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轻者数小时可恢复,重者可以致死。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过量饮酒常是诱因。中暑的先兆症状是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慌、恶心、四肢无力等。

救护措施:

1、应立即停止运动,到阴凉处休息,解开衣物通风,有条件可用冰敷。

2、湿毛巾擦身同时强力按摩四肢,以防止毛细血管血流滞积,并促使散热加速。

3、喝些冷饮、凉盐水,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成药。

4、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这时应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

后仰),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并通知急救中心。

5、如虚脱者苏醒,医院,严禁让患者自立行走。扭伤

关节过猛的扭转、撕裂附着在关节外面的关节囊、韧带及肌腱,就是扭伤。扭伤最常见于踝关节、手腕子及下腰部。痛、肿及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都是扭伤的常见表现。

救护措施:

1、手指扭伤: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可用水代替。将手指泡在水中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指位置。

2、足踝扭伤:扭伤后不可使劲揉搓、热敷、强迫活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一般而言,受伤24小时后可热敷、局部按摩、外用跌打酒药,然后将患肢提高,可促使伤肢血液回流,减少肿胀,并用绷带加压包扎。如果活动时足踝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医院诊治。

3、腰部扭伤:静养,在局部作冷敷,尽量采取舒服体位,或者侧卧,或者仰平卧屈曲,膝下垫上毛毯之类的物品。

刺伤

长而尖的东西刺入人体会造成刺伤。伤口多半小而深,有时会伤及深处的神经、血管及重要器官。

救护措施:

1、遇到较深的刺伤,如果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除异物,挤出污血,用双氧水冲洗后再用淡盐水或肥皂水洗净伤口,最后用冷开水洗,拭干伤口,涂上碘酊,再用消*纱布包扎。

2、面对刺伤而没有把握,就不能把刺物拔掉,以免发生大出血而措手不及,医院。

3、刺伤时还会有异物存留,如竹棍刺入皮肤,在拔出的过程中会有倒刺遗留,可用针挑刺,清除刺伤后的异物。

4、刺伤后,经简单的急救处理后,医院注射破伤风类*素或抗*血清,同时按医嘱用抗菌素或消炎药。

5、能引起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在任何地上的土中都存在,就是再轻的伤也能被感染。再者,破伤风死亡率约70-80%,是很可怕的疾病。患破伤风后全身痉挛,会因呼吸肌痉挛窒息而死亡。踩在长锈或带土的钉子上,不要认为涂上红药水就万事大吉了,它更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

烧(烫)伤

救护措施:

1、小面积的轻度烧(烫)伤处理时,可用流动的清洁水或冷开水、盐水冲伤处以降温,用大量的水冲洗约30分钟,直至伤口不热不痛为

止。然后涂上植物油或蜂蜜或鸡蛋清或凡士林,以保护创面,防止起泡和感染。已起泡者切勿穿(擦)破,已破者可涂上抗生素软膏,暴露创面,保持干爽,可用灯光照射,以止痛和防止感染,促进愈合。结痂后如有痂下脓,可用消*的淡盐水或勺双氧水湿敷揭痂去脓,用抗生素溶液纱布保护刨面。

2、强酸强碱烧伤可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处,强酸烧伤可用小苏寸丁水等碱性溶液冲洗,以中和余酸。强碱烧伤可用稀盐酸或食醋冲洗,以中和余碱后包扎伤处。误服强酸强碱时,不得催吐、洗胃,可服相应的中和溶液、牛奶、蛋白清、植物油等流汁,以保护食管和胃粘膜。猫咬伤

被猫咬伤后,伤口局部红肿、疼痛,严重的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织炎,如猫染有狂犬病,其后果就更严重。因此,必须做好现场急救处理。

救护措施:

1、被咬伤后,应在伤口上方结扎止血带,然后再作清创处理。先用清水、盐开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然后再用碘酒或5%石碳酸局部烧灼伤口。

2、医院急救。在狂犬病流行区,猫咬伤的处理应参照狗咬伤处理,以预防狂犬病。

鼻出血

救护措施:

1、捏鼻法:在出血同时捏住两侧鼻翼数分钟,额部给予冷敷。

2、塞鼻法:用药棉卷成小指大小的棉卷塞入鼻孔,用手指在鼻翼部加压10—15分钟,这方法对鼻前的出血效果很好。

小腿抽筋

救护措施:

1、让病伤员躺下,用手指点压住后侧正中的人字纹下(承山穴)即可,一旦肌肉痉挛松懈,便又能继续参加各种活动。

2、也可以用双手按摩小腿肌肉或用松节油、红花油外搽。出血

呈喷射状搏动性涌出鲜红色血者是动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暗红色的血者是静脉出血。

救护措施:

1、加压包扎止血:用消*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布带扎紧。但疑有骨折或伤口有异物时不宜用此法。

2、指压止血: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压住动脉,可临时止血,多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出血。

3、止血带止血:用橡皮或布条缠绕扎紧伤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伤口稍微滴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

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损害神经,造成肢体坏死。要在明显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者,每隔一小时放松l一3分钟,改为指压止血。此法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正确方法:辅以敷料,以能插进食指为准)

4、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病人,要使病人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应迅速医院进行救治。

跌伤

救护措施:

1、扭伤及肌肉扯伤:要使受伤处休息,可用冷敷减轻痛楚,在承托受伤部位的同时可用绷带扎紧。

2、骨折:骨折部位一般都有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时还有大出血。骨折或疑为骨折时,要避免移动伤者或伤肢,对伤肢加以固定与承托(有出血者要先止血后固定),使伤员在运送中不因搬运、颠簸而使断骨刺伤血管、神经,免遭额外损伤,加重病情。

3、颅脑创伤:轻者为脑震荡,一般无颅骨骨折,有轻度头痛头晕,有昏迷也不超过30分钟。重者颅骨骨折,脑挫伤、脑出血、昏迷不醒。对颅脑创伤病人,要分秒必争,医院前来及时抢救,要保持安静卧床,不作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颈椎损伤:跌倒时可引起腰椎、胸椎、颈椎损伤,以后者最为严重。如:跌倒时头部着地可造成颈椎脱位、骨折,多伴有脊髓损伤,

四肢瘫痪。必须第一时间医院从速前来抢救。现场急救时,应让伤者就地平躺或将伤员放置在硬质木板上,颈部两侧填充沙袋,使颈椎处于稳定状态,保持颈椎与胸椎轴线一致,切勿过伸过屈或旋转。溺水

溺水者全身冰冷,面色青紫,上腹膨隆,两眼通红。抢救溺水,要迅速将溺者头部抬出水面并拖上岸,除去溺者口、鼻腔的泥沙杂草等,应迅速倒出溺者肺、胃内的水。

救护措施:

1、肩背倒立倒水法:将溺者双脚提起,使溺者呈倒立状,用手轻拍溺者背部。

2、伏膝倒水法:抢救者应左脚跪地将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右大腿上,

使其头部及上肢下垂,抢救者左手将溺水者头部稍抬起使脸朝地面,

右手轻拍溺水者腰背部

3、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中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直至呼吸心跳恢复。

狗咬伤

不管是疯狗,还是正常狗,就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切不可忘了冲洗伤口,或者马马虎虎冲洗一下,甚至涂点红医院,这是绝对错误的。

救护措施:

1、以最快速度,就地用大量清水(毫升以上)冲洗伤口。若周围一时无水源,那么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

2、冲洗伤口要彻底。狗咬伤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的时候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玷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

3、若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立即上止血带,医院急救。记住:不要包扎伤口!

*蛇咬伤

不同的*蛇分泌不同的蛇*,有的以神经*素为主,引起四肢肌肉瘫痪和呼吸肌麻痹;有的以心脏*素为主,引起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

有的以血*素为主,引起凝血机理紊乱、出血和溶血。故*蛇咬伤主要在于心肺功能的支持和凝血机理紊乱的纠正。

有*蛇和无*蛇的区别:

1、*蛇一般头大颈细,头呈三角形,尾短而突然变细,体表花纹比较鲜艳。

2、无*蛇一般头呈钝圆形,颈不细,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

3、牙痕区别:*蛇的牙痕为单排,有两个深的牙印,无*蛇的牙痕为双排。

救护措施:

1、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液吸收和扩散。

2、力求减少蛇*的吸收,在伤口上方或超过一个关节处绑扎止血带,越早越好,止血带的紧松度以压迫静脉但不影响动脉血供为准(即在结扎的远端仍可摸到动脉搏动),若无止血带,暂以布带替代,2小时后再予松绑1分钟,如每隔15分钟放松止血带反使蛇*吸收增快,在2小时内足以完成伤口内蛇*的清除以及全身蛇*的中和等治疗。

3、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20-30分钟,再用温开水或0.02%高锰酸钾反复冲洗伤口,洗去粘附的蛇*,并用手指在咬伤处挤出*液。

4、沿*蛇牙痕作"十"形或“艹”切口,进行冲洗和排*,医院继续治疗。

5、遇见*蛇,应远道绕过。若被蛇追逐时,应向上坡跑,或忽左忽右的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眼有异物

救护措施:

1、眼异物切忌用手揉搓,可闭眼,借反射性眼泪将异物冲出

2、用生理盐水、凉开水冲眼,或将眼睛在水中反复眨眼

上述方法无效时,医院取出异物和做进一步治疗

大量流汗后缺水

人们在炎热季节进行运动时,体内代谢热大量排出,使体温上升,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将通过排汗把多余的热散发出体外。当人体大量流汗丧失过多的水分和盐分时,会使血液变浓,沾滞性增加,脉搏加快,体温增高,身体产生口干、口渴、无力感,甚至出现肌肉痉挛、代谢紊乱等现象,此时适当的补充水分和盐。

救护措施:

1、应少量多次,每次毫升为宜。饮水过多,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中,使血量增加,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人体的渗透压降低,影响水代谢,使水分吸收速度变慢,再者,喝多排多,使得大量盐分流失,破坏血液中盐平衡,很容易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引起肌肉痉挛。

2、补充了盐、葡萄糖和维生素,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每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食盐4克,葡萄糖克和橙汁毫升。

3、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痛,长期如此,会导致慢性胃病;再者,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出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咳嗽症状。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止血的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图3)。当伤口在肘窝、腋窝、窝、腹股沟时,可在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等部位的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宜使用此法。

2、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四肢的动脉出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头顶出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颈动脉。

2)头颈部出血压迫法: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

,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少血坏死。

3)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

4)头皮出血压迫法: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头皮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下方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5)腋窝和肩部出血压迫法:在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脉。

6)上臂出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抬高,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7)前臂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

8)子掌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挠动脉。

9)下肢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

的股动脉。

10)足部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母长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是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只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橡皮管或布条缠绕伤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的搏动,伤口稍微滴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易损伤神经,造成肢体坏死。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在明显的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二个小时,要每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2分钟左右,为避免放松止血带时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可改用指压法临时止血。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一条长1米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

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图16)。

2)布条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子、笔杆”等拧紧固定(图17)。

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伤员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有条件的可先输液,应迅速将伤医院进行救治

包扎

1、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2、包扎的材料

1)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将三角巾的顶角折向底边的中央,再根据包扎的实际需要折叠成一定宽度的条带。若将三角巾的顶角偏折到底边中央偏左或偏右侧,则成为燕尾巾,其夹角的大小可视实际包扎需要而定。

2)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3、4、5、6、8、10厘米6种规格,供包扎实际需要选用。绷带的一头卷起为单头带,从两头卷起则为双头带。其长度可视包扎部位的需要而定。现场救护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便材料进行包扎。

3、包扎的方法

1)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约两指宽,干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往后干拉至颈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固定。

2)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央,头部套入风帽内,向下拉紧两底角,再将底边向外反扎2-3指宽的边,左右交又包绕兜住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

3)三角巾眼部包扎法:包扎单眼时,将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后,经健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绕头一周,于健侧耳上端才丁结固定。包扎双眼时,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于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

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交又后绕至下领处打结固定。

4)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才丁结固定。

5)三角巾下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固定,顶角内两腿间拉至腰后与底角打结固定。

6)燕尾巾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将三角巾折成约80度夹角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向前的角,放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绕上臂在腋前方打结固定,将燕尾两角分别经胸、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包扎双肩时,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燕尾巾,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左右双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腋后结固定。

7)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膝、肘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口稍宽的带状,斜放伤邯,两端压住上下两边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内侧或内侧打结固定。包扎手、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足)背,两底角交又压住顶角绕肢体一圈,反折顶角后打结固定。

8)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部与顶角寸丁结,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边打结固定。

9)绷带手腕、胸、腹部环形包扎法:包扎手腕、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时,可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每一环均将上一环的绷带完全复盖,为防止绷带滑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置,环绕第二或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

10)绷带四肢螺旋包扎法:包扎四肢时,将绷带作一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2/3。此法常用于固定四肢夹板和敷料。

11)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包扎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时,为防止绷带滑脱,多用包扎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此法与螺旋包扎法子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须反扎绷带一次,反扎时用左手拇指按住反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拉紧绕缠肢体,但绷带反扎处要注意避开伤口和骨突起处

骨折的固定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之一的固定术主要用于骨折的时候。因此,在学习固定方法之前要先了解骨折的症状和急救要点,才能正确地使用固定方法。

1、骨折的分类:

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时叫骨折。由于致伤外力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叫开放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

2、骨折的主要症状:

骨折的类型和部位不同其症状不完全相同,但骨折的局部症状主要有: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有明显的压痛,可用骨摩擦音。

2)肿胀:由于骨折端小血管的损伤和软组织损伤水肿,故骨折部位可出现肿胀。

3)畸形:由于骨折端的错位,肢体常发生弯曲、旋转、缩短等畸形,当骨折完全断离时,还可出现假关节样的异常活动。

4)功能障碍:骨折断后,肢体原有的骨骼杠杆支持功能丧失,如上肢骨折时不能拿、提,下肢骨折时不能行走、站立。

大出血:当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时,伤员往往发生大出血,出现休克。大出血多见于骨盆骨折。

3、骨折的急救要点

骨折的临时固定,是对伤处加以稳定不使活动,使伤员在运送过程中不因搬运、颠簸时断骨刺伤血管、神经,免遭额外损伤,减轻伤员痛苦,其要点是:

1)止血: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后包扎固定。

2)加垫:为使固定妥贴稳当和防止突出部位的皮肤磨损,在骨突处要用棉花或布块等软物垫好,要使夹板等固定材料不直接接触皮肤。

3)不乱动骨折的部位:为防止骨断端刺伤神经、血管,在固定时不应随意搬动;外露的断骨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但是,现场急救时,搬动伤员伤肢是难免的,如为使伤员再次受伤的危险,要先将伤员搬到安全地方,在包扎固定时也不可避免要移动伤肢,这时可以一人握住伤处上方,另一人握住伤处下端匝着肢体的纵轴线作相反方向的牵引,在伤肢不扭曲的情况下让骨断端分离开,然后边牵引边同方向移动,另外的人可进行固定,固定应先捆绑断处上端,后绑下端,然后再固定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

4)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重新包扎固定。固定完成后应记录固定的时间,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

4、骨折固定的材料

1)夹板:用于扶托固定伤肢,其长度宽度要与伤肢相适应,长度一般要跨伤处上下两个关节。没有夹板时可用健侧肢体、树枝、竹片、厚纸板、报纸卷等代替。

2)敷料:用于垫衬的如棉花、布块、衣服等;用于包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角巾,绷带、腰带、头巾、绳子等,但不能用铁丝、电线。

5、骨折固定的方法

1)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用夹板时,可把两块夹板分别置放在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可在伤员患侧掌心放一团棉花,让伤员握住掌侧夹板的一端,使腕关节稍向背屈,然后固定,再用三角中将前臂悬挂于胸前。无夹板时,可将伤侧前臂屈曲,手端略高,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伤臂固定于胸前。

2)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夹板时,可将伤肢屈曲贴在胸前,在伤臂外侧放一块夹板,垫好后用两条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固定并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或布带)将上臂固定在胸部。无夹板时,可将上臂自然下垂用三角巾固定在胸侧,用另一条三角巾将前臂挂在胸前:亦可先将前臂吊挂在胸前,用另一三角巾将上臂固定在胸部。

3)小腿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夹板时,将夹板置于小腿外侧,其长度应从大腿中段到脚跟,在膝、踝关节垫好后用绷带分段固定,再将两下肢并拢上下固定,并在脚部用“8”字形绷带固定,使脚掌与小腿成直角。无夹板时,可将两下肢并列对齐,在膝、踝部垫好后用绷带分段将两腿固定,再“8”字形绷带固定脚部,使脚掌与小腿成直角。

4)大腿骨折的固定方法:将夹板置于伤肢外侧,其长度应从腋下至脚跟,两下肢并列对齐,垫好膝、踝关节后用绷带分段固定。用“8”字形绷带固定脚部,使脚掌与小腿成直角。无夹板时亦可用健肢固定法

5)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让病人坐直挺胸,包扎固定人员用一膝顶在病人背部两肩胛骨之间,两手把病人的肩逐渐往后拉,使胸尽量前挺,然后作固定,方法是在伤者两腋下垫棉垫,用两条三角巾分别在两肩关节紧绕两周在计部中央打结,打结时应将三角巾用力拉紧,使两肩稍后张,人结后将患者两肘关节屈曲,两腕在胸前交又,用另一条三角巾在平肘处绕过胸廓,在胸前才丁结固定上肢。亦可用绷带在挺胸、两肩后张下作“8”字形固定。

6)脊椎骨折的固定方法:脊椎骨折抢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止脊椎弯曲和扭转,不得用软担架和徒手搬运。如有脑脊液流出的开放性骨折,应先加压包扎。固定时,由4-6人用手分别扶托伤员的头、肩、背、臀、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抬到硬木板上。颈椎骨折时,伤员应

仰卧,尽快给伤员上颈托,无颈托时可用砂袋或衣服填塞头、颈部两侧,防止头左右摇晃,再用布条固定。胸椎骨时应平卧,腰椎骨折时应俯卧于硬木板上,用衣服等垫塞颈、腰部,用布条将伤员固定在木板上。

搬运

伤员经过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要尽快用合适的方法和震动小的交医院去作进一步的诊治。搬运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伤员的伤情变化。常用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两徒手搬运法:适用于病情较轻且搬运距离短

1、单人搬运法是用搀扶、背、抱等方法。

2、双人搬运法是用双人椅式、平托式、拉车式等方法。

3、多人搬运法是用千卧托运等方法。

4、担架搬运法:用于病情较重,路途较远又不适合徒手搬运的伤员。常用搬运工具有帆布担架、绳络担架、被服担架、门板、床板以及铲式、包裹式、充气式担架。伤员上担架时,要由3-4

人分别用手托伤

员的头、胸、骨盆和腿,动作一致地将伤员平放到担架上,并加以固定。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担架和搬运方法,如上肢骨折伤员多能自己行走,可用搀扶法。下肢骨折伤员可用普通担架搬运,而脊柱骨折时则要用硬担架或木板,并要填塞固定,颈椎和高位胸脊椎骨折时,除要填塞固定外,还要有专人牵引头部,避免晃动。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来向患者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呼吸心跳骤停,医学上叫猝死,多见于冠心病、溺水

电击、雷击、严重创伤、大出血等病人,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家庭和

工作单位,医院抢救。在发病4分钟内能开始进行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术,能救活无数的猝死病人,因此,让更多的人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一)判断意识

当病人突然倒下时,首先应边摇边喊病人,判断是否失去知觉,有无呼吸心跳,若无反应,掐人中5秒。一旦判断病人神志昏迷,应立即呼叫并找人播打

打开气道

将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解开上衣。当病人有外伤(如骨折等)时,要小心搬动,以免加重伤情。保持病人气道通畅,可用仰头抬颏(或托颌或托颈)法,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根、会厌阻塞气道口,方法是操作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右侧,左手置病人前额上用力后压,右手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沿,将颏部向上向前抬起。打开气道后贴近病人口鼻,观察病人有无呼吸。

人工呼吸

抢救人员将置于病人下颏的右手向下压其颏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防止呼入的空气逸出。抢救人用自己的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口的外部,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然后以中等力量,用1.5秒的速度向病人口中吹入约毫升空气,吹气后,抢救人员即抬头侧过一边,作一次深吸气,待下次吹气,同时放松捏

鼻孔的手,让病人从鼻孔呼气。有脉搏无呼吸者,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反复进行,直到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胸外按压

触摸颈动脉,若病人无脉搏,则应实施胸外按压。方法是抢救人员在病人右侧时,其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再将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婴儿可用食、中指尖,儿童可用一只手掌根),两手的手指翘起,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约3.5-4.5厘米(婴儿1.5--2.5厘米,儿童2.5--4厘米),按压和放松相间,时间相等,但手掌不离开病人,反复进行,30次/18秒。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吹气与按压的比例为:2:30(即吹气2次,胸外心脏按压30次)。

2、胸外按压的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脾、胃等内脏。按压的力量要适宜,过猛过大,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按压力过轻,形成的胸腔压力过小,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

3、口对口的吹气不宜过大(不应超过0毫升),吹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胸腔是否被吹起。

4、复苏的成功与终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瞳孔由大变小,对尤反应恢复,脑组织功能开始恢复(如病人挣扎、肌张力增强,

有吞咽动作等),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心肺复苏成功。若经过约30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不出现上述复苏的表现,预示复苏失败。若有脉搏,收缩压保持在60mmHz以上,瞳孔处于收缩状态,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病人深度意识不清,缺乏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表明脑死亡。心肺复苏持续一小时之后,心电活动不恢复,表示心脏死亡。患者出现尸斑时,可放弃心肺复苏抢救。

心前区捶击术

心前区捶击术是用于的小鱼际在胸骨中部或中下部1/3作快速单次捶击。用于发生心脏停搏、心室颤动或心室性心动过速的即时,以及房室传导阻滞者在安装起搏器前发生心脏停搏的即时。一般只作一次捶击,若无反应时,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术。心前区捶击术不属于复苏术,一般不用于现场抢救,捶击虽可用于有潜在反应能力的心脏,可以引起心电效应,激起停搏的心脏恢复跳动。但不能代替有效的胸按压术,因为捶击不仅对时间较长的心室颤动、缺氧性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无效,而且可使室性心动过速转化为心室颤动,可使失血或窒息的病人发生心室颤动,所以要在有明确的指征时才能使用心前区捶击术。婴幼儿在任何情况下均禁止使用心前区捶击法。写这一节的目的在于希望不能掌握使用心前区捶击术指征的非专业医务人员,不要随便使用心前区捶击术。

急救要分先后缓急

现场抢救要准确判断创伤的轻重,坚持先重后轻,先急后缓。一般来说,轻伤是指人体仅有局部组织的擦伤或皮下血肿等轻微的损伤。重伤是指人体有骨折、内脏损伤、大面积或特殊部位烧(烫)伤、严重的挤压伤等单一或多项同时存在的损伤。危重伤是指伤病员有大出血(包括内出血)或重度脑外伤等引起昏迷、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常用的生命指征是:

1、神志:伤病员对问话、拍打、推动等外界刺激无反应,表示伤病员已意识不清或丧失,病情危重。

2、呼吸: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垂危时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临死前呼吸变慢、不规则,甚至呼吸停止。

3、血液循环:正常人每分钟心跳男性为60--80次,女性为70--90次,严重创伤(如大出血),心跳快而弱,脉搏细而速,死亡则心跳停止。(4)瞳孔:正常时两眼瞳孔等大等圆,遇光则迅速缩小,危重伤病员两眼瞳孔不等大等圆,或缩小或扩大或偏斜,对光刺激无反应。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双侧瞳孔固定散大是死亡的三大特征。出现尸斑则为不可逆的死亡。

野外蛇伤的处理方法

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若在两排牙痕的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说明是*蛇所咬;若仅是成排的细齿状“八”字形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蛇咬伤。无*蛇咬后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对伤口清洗、止血,用红汞和碘酊药物外搽后包扎伤口,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蛇咬伤的主要症状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血性蛇*: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

伤者死亡;另一种是神经性蛇*: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会逐渐呈现,因此被*蛇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

1、不要紧张,保持镇静。找一根止血带或其代用物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公分处作环形结扎,缓解*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2小时,放松1-2分钟。

2、同时设法除去伤口内的*液,最好用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伤口,破坏*汁,亦可用肥皂水、冷开水、盐水或清洁生水代替,冲洗20分钟,边冲边挤压,让*血流出。

3、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吮,吸后立即吐出并用清水漱口,但有龋齿,口腔粘膜或嘴唇破损者,禁用此法,以免中*。

4、被*蛇咬伤后应尽早用药:内服半边莲,半边莲和雄*一起捣烂,制成浆状外敷,每日换一次。目前药店卖的蛇药有:上海蛇药、湛江蛇药、南通蛇药、广州蛇药等。

1)上海蛇药:系新型蛇药,对我国各种*蛇咬伤中*有显著解*作用,使用安全,疗效较高,是一种全身性治疗用解*药。用时必须口服及

肌注合用。口服:第一次口服20毫升,以后每次10毫升,每6小时一次,直至全身中*症状消失为止;重症口服剂量首次30毫升,以后20毫升,每4小时一次,症状控制以后改服常用量(若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时,可鼻饲)。

2)南通蛇药:口服:首次20片,捣碎后用烧酒一两加温开水服下(不会饮酒者,用酒量可减少,服酒后病员脉搏、心跳加快,并有醉意,切勿误诊为蛇*中*症状加重)。以后每6小时10片。同时服用解*片,具有解*、镇惊作用,是解除中*症状辅助治疗药,配合蛇药片按同等剂量服用。儿童用量可按病情酌减。如中*症状严重时,应根据急救的需要,可适当加大剂量至每次各用30~40片,并增加服用次数。用药至病员无明显全身中*症状,局部肿胀逐步消退时,即可停止服药。外涂:以冷开水将蛇药数片溶化成糊状,涂于距伤口周围约半寸处(不要涂在伤口上),并在肿胀上方半寸处涂抹一圈,防止肿胀扩散。

3)草药半边莲,有显著利尿、祛水消肿、兴奋呼吸及止血等作用,内服可取半边莲鲜草80~90克(2两左右),浓煎300毫升(6两左右),每日3次分服。外敷时,将半边莲同雄*一起捣烂,制成泥浆外敷伤处,每日更换1次。

5、*蛇与无*蛇咬伤后不易区别时,应一律按*蛇咬伤处理,最好将蛇捕杀,留作鉴定。

被蜂蛰伤的处理办法

被蜂螫后轻者伤处见中心有淤点的红斑、丘疹或风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如螫伤后20分钟无症状者,可以放心。重者伤处一片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搔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有特异体质者对蜂*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处理方法如下:

1、不要紧张,保持镇静。

2、有*刺入皮肤者,先拔去*刺。

3、选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水、食盐水、糖水洗敷伤口。

4、新鲜人乳涂于伤处,每日数次。

5、玉露散或菊花叶捣烂敷贴

6、*蜂螫伤,可用食醋或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抹。

7、大蒜或生姜捣烂取汁,涂敷患处。

8、选用鲜蒲公英、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洗净捣烂,在伤口周围外敷。

9、距刺伤周围约2厘米处,涂一圈溶化的南通蛇药片,有解*、止痛、消肿之功效。

10、老*瓜汁涂患处,1日数次,又止疼又消肿。

11、韭菜30克,洗净、捣烂如泥,敷患处。

被*蜘蛛咬后的处理办法

被一般的蜘蛛咬伤,只有伤口局部轻微的疼痛,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如果被红斑蛛咬伤却非同小可。红斑蛛,又叫黑寡妇,属节肢动物、蛛形纲、蜘蛛目、珠腹蛛科。因其第一对附肢上端部尖细的部位有螫牙,当其咬人时,能把人的皮肤刺伤,然后将*腺中所分泌的*液通过螫牙注入伤口,使人发生中*。中*表现为局部肿胀、苍白、皮疹、疼痛及肌肉痉挛。全身反应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流涎、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盗汗、手足痉挛、紫绀、血压增高等症状,严重者呼吸困难。腹部、腰部或背部肌肉僵直,极度烦躁不安,反射迟钝、瞳孔缩小或谵妄、神志不清、休克,甚至死亡。急救措施是:

1、伤口局部处理:被红蜘蛛咬伤后,在伤口上方可绷止血带,每30分钟松开1次,约2分钟再绷上。若为躯体部位被咬伤,可用0.5%普鲁卡因作环形封闭。同时要扩大伤口(与*蛇咬伤同),抽吸*液,然后用石炭酸烧灼;伤口周围可用南通蛇药或半边莲敷贴。

2、全身治疗: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可加速*物的排泄。注射前应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同时还可进行对症治疗,如镇痛、镇静、缓解肌肉痉挛等。

3、中药治疗:《万病回春记》载:“蜘蛛咬成疮,用雄*3克,麝香少许、青黛1.5克,水调或涂患处立愈。

小方法大用处野外迷路五招轻松辨别南北

方法一:可以找到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面是南方;方法二:还是找一颗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

方法三: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方法四:在岩石众多的地方,你也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方法五:还可以利用手表来辨识方向: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户外初进ABC—山野健行

新进户外大门的山友,请您仔细阅读下面《山野安全》须知

1、户外运动不同于景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需要个人行前自我要求锻炼,定期检查健康并保持良好体能状态。

2、必备的装备如保暖御寒衣物、雨具、饮用水、粮食、头灯等不可短缺。

3、请跟随有经验及有责任感的户外领队同行;刚开始参加活动,建议选择正规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参予体验,积累知识、技能及经验后再相约同行。

4、请勿穿着新购或不合脚的登山、徒步鞋参加活动,建议行前自我磨合鞋与脚并出发前一周修剪脚趾甲。

5、活动队伍不可拉长,随时留意保持前后呼应,避免单独行动,落

单最易发生意外。

6、迷路时应折回原路,切勿惊慌或沿溪下行(降),设法寻找庇身所,静待救援。请保持体力,平稳情绪,互相安抚。

7、在雷暴雨季或台风多发季节,请随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户外运动安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