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榜样庐友10年前,他是马云看好的创业
TUhjnbcbe - 2021/2/6 16:05:00
庐友信息

公司:山东松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窦大海

在向各位介绍有意思的人物之前,先向各位推荐一款好玩的表情包。

瞧,就是这个小西红柿。

是不是很萌很好玩?

其实,表情包中的西红柿,是一款叫“粉柿”的西红柿。

市场上卖的普通西红柿,大多都是激素授粉,“空壳”一个,干瘪瘪的,没有果汁。“粉柿”不同,皮薄个大,饱满多汁,一口咬下去,汁儿就会溅得满地都是。

今天我们介绍的人物,就是把西红柿种出小时候的味道的“粉柿”创始人窦大海和门传喜——一个于年参加“赢在中国”获得亚*,一个于年参加“赢在中国”进入36强,两人都被马云、俞敏洪、柳传志等评委看好。

年,窦大海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被山东财*学院(现山东财经大学)录用,做人事管理工作,后来成为学校饮食服务中心主任。

年,窦大海赴上海同济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

年,窦大海继续攻读博士。

窦大海

在上海学习期间,他在商业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受到身边许多商界朋友欣赏。大家不止一次鼓励他下海从商。

劝他的人多了,窦大海也就心动了。其实,在负责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时,他就已经琢磨了许多创新思路,只是囿于现实情况,无法实现。

经过数年准备,年,窦大海最终下定决心,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济南松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松乔餐饮),主要业务是托管运营各个高校餐厅。

窦大海

公司运营并不顺利,第一年没有盈利。那一年,窦大海一直在吃老本——岳父借助的10万元,老师借他的20万元,以及自己所有积蓄。

转机出现在年。

那一年,窦大海拿着学校餐饮管理项目,参加了CCTV-2《赢在中国》。

他以为自己会很快被淘汰,结果,没想到,他竟然一路杀进总决赛,成功赢得全国亚*,深受马云、俞敏洪欣赏好评。马云评价他:“对人也好,对事也好,我比较看好你。”

年,窦大海参加《赢在中国》创业比赛期间与马云合影

那一年,他获得了万元风险投资基金。对于创业刚刚起步的窦大海,这笔钱简直就是救命钱。

年,窦大海成功研发出标准化中式快餐,使餐厅大锅菜实现标准化制作,并从大学食堂走向了校外。

如今,“好煮夫”已经走向全国,连高铁动车配餐都是他们的产品。

窦大海了走向人生第一个高峰——作为大学教师,他是受人尊敬的教授;作为创业者,他身价不菲,公司产值多万元。

窦大海在给学生上课

许多人好奇,事业已然非常成功,他为何会冒着风险二次创业,搞一个之前连*都没听说过的“熊蜂授粉”,然后又歪打正着卖起了西红柿。

这一切,得从另一个参加赢在中国”的老头儿,也就是今天的二号主人公说起。

年,窦大海作为嘉宾参加第三届《赢在中国》,在比赛现场,他发现一位特殊的创业者——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头儿。

老头儿叫门传喜,是安徽淮北一个普通农民。他是当地一个农业达人,发明研究出了许多农用工具和技术。

门传喜

在48岁那年,他发现了“熊蜂授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年三六五天有三百天在山沟里摸索。

参加《赢在中国》,老门带来的项目就是“熊蜂授粉”。

必须得讲讲老门的故事。

年,老门在一本杂志上知道了熊蜂。当他得知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可以利用人工繁育熊蜂为大棚蔬果授粉,他坐不住了。

老门开始四处寻找跟熊蜂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结果,他发现,除了科普知识,国内真正涉及熊蜂养殖技术的资料少之又少。

熊蜂

后来,老门到处拜访从事养蜂研究的机构和专家。想想看,一个没学历没背景的老农民,跑到研究所与专家讨论熊蜂养殖,是不是挺滑稽的一件事?

那些年,老门受了不少冷眼,也吃了不少闭门羹。没人愿意搭理他。

书上查不着,专家不搭理,他干脆就自己干。

原本,他日子殷实,是当地第一个万元户,也是当地第一个百万富翁,结果,为了研究熊蜂,他砸了很多钱。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弃。

为了研究熊蜂,老门干脆做起了“聋子”,面对所有劝阻、质疑、嘲讽,他一概不听。

门传喜正在检查蜂箱

野生熊蜂一般生活在深山无人区。为了更好地观察熊蜂生活习性,老门离家出走,搬进了大山。年,他扎进太行山待了一年。到年,他在秦岭闷了整整三年。

越是刮风下雨或酷热炎日,老门越需要趴在熊蜂巢口,观察蜂群状态变化。冷了,他就喝两口白酒取暖;热了,他干脆光着身子任蚊虫叮咬。

为了做养蜂实验,十年时间,老门自费跑了许多地方:海南、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安徽淮北和内蒙……

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好处,竟让他如此着迷?

原来,在冬季,大棚里的果蔬只能采用激素授粉,如果能够养活天然的授粉专家熊蜂,那么,冬天所有果蔬都可以自然授粉。

不仅如此,老百姓餐桌上的味道就都能够找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门磨砺十年,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熊蜂六项生物学特性,颠覆了熊蜂养殖领域很多传统观点。央视农业频道还曾专门为他拍摄过两期专题片。

年,老门带着“熊蜂授粉”项目,参加了《赢在中国》。

门传喜

遗憾的是,由于老门讲话方言较重,评委们很难听懂。项目尽管最后进入36强,也收获了俞敏洪20万元赞助,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作为台下嘉宾的窦大海,非常有心,尽管没有完全明白老门的意思,但直觉告诉他,“熊蜂授粉”项目将来肯定大有市场。

于是,窦大海专门约见了老门。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从左到右依次是门传喜、俞敏洪、窦大海

当时,窦大海一位老师正在山东省农业系统工作,他便把老门的“熊蜂授粉”技术推荐给了他老师。

年,在窦大海那位老师引荐下,通过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中心,“熊蜂授粉”技术开始在济阳做试点。

可惜,当时推广时机并不成熟。大部分农户觉得产量最重要,品质好坏并不要紧。

这时,*生产建设兵团需要“熊蜂授粉”技术,于是,老门就去了*。

这一去,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他获得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成果进步奖。

熊蜂授粉与激素蘸花区别

年,老门联系窦大海,说,他想回山东了,因为在*“熊蜂授粉”很难进行商业运作,*离家也远,山东还近些。

窦大海就说:你一个老头儿回来怎么干,一没有团队,二没有资金,我帮你想想办法吧。

那年,山东财经大学正提创新创业,窦大海便把“熊蜂授粉”项目推荐给了学校。他打算寻找几位感兴趣的大学生,组成团队一起做这件事。

就是在那个时候,山东财经大学学生会干部王艳加入了窦大海和老门的团队。

王艳(中间)合照

年,团队凭借“熊蜂授粉”项目夺取了山东大学生“创业之星”金奖,年还获得了“全球学生创业家”三等奖。

同年,窦大海和老门带着王艳,创立了丰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熊蜂授粉”技术推广。

窦大海负责商业运作,老门负责技术研发,王艳负责公司运营。三个人各司其职,忙活了起来。

说起王艳,她是一位敢拼敢做的姑娘,虽然资历很浅,但创业劲头一点不输窦大海和老门。

大学毕业时,家人希望她回老家青岛,并物色了一份稳定工作。不过,对“熊蜂授粉”已然痴迷的王艳,不忍离开窦大海和老门,选择留在济南创业。

年4月,论文答辩刚刚结束,王艳就登上飞机去了吉林,跟老门跑到长白山里抓熊蜂。

他们从长白山带回多只蜂后,只用了一个夏天,就变成了多箱熊蜂。

年6月,他们在在孙村建了一处蜂房,专门用于养殖熊蜂。蜂房刚刚建成时,设施非常简陋,王艳作为一个女孩,却不嫌脏不嫌累,吃住全在那里。

最痛苦的,是被熊蜂蛰伤。

熊蜂群

有一次,晚上去抓蜂,尽管已经穿戴好蜂服,王艳脚踝还是被狠狠地蛰伤了,一周都无法走路。

最严重的一次,是到济阳推广“熊蜂授粉”技术,王艳搬蜂箱时,一堆熊蜂从蜂箱钻了出来,正冲她的脸。王艳脸部肿得像个包子一样,一个多周没敢出门见人。

尽管大家都很拼命,可是“熊蜂授粉”技术一直处于亏损,很难大规模推广。

许多农业种植户觉得,依靠以前授粉方法,收成挺好,为什么要多投入一部分资金,搞什么“熊蜂授粉”?

正当窦大海对“熊蜂授粉”前景头痛不已时,他意外发现,他们每次考察农户带回的“熊蜂授粉”西红柿,都会被周围朋友一抢而空。没抢到的朋友还纷纷能不能预订,他们带回来的西红柿与市场上卖的相比,简直是太好吃了。

有着极强商业嗅觉的窦大海意识到,他们应该转变思路,通过推广销售“熊蜂授粉”西红柿,推广“熊蜂授粉”技术,用市场消费端拉动农户生产端。

熊蜂授粉后的西红柿

只要西红柿卖得好,让农户受益,他们就会心甘情愿采用“熊蜂授粉”技术。而窦大海他们的公司,就算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推广“熊蜂授粉”获利,也至少能通过卖西红柿赚些钱。

年,窦大海他们为“熊蜂粉柿”西红柿取名为“粉柿”,并注册了粉柿

1
查看完整版本: 榜样庐友10年前,他是马云看好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