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漏!又到隐翅虫泛滥的季节了!
小伙伴们有没有感到怕怕的?
面对这种不能随便拍死的生物,
反正晚报君已经累觉不爱了…
5月1日,*发微博称在西双版纳录节目被*虫咬伤:“整个脚踝肿胀。。。半夜去打破伤风。。。医院。。。谁能告诉我这是啥。。。”
机智的晚报君早已看穿了一切
这是隐翅虫咬的!!
隐翅虫来袭,朋友圈请注意!
随着夏天的来到,各种小虫也渐渐苏醒活跃起来。网上有许多热传的隐翅虫警示,内容大多相同,隐翅虫的图片下面写着:“全球发出警示,请转出去!隐翅虫,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它身上有*液,接触皮肤,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讲,万一身上有这种虫子,用嘴巴轻轻吹走就好,绝对不要用手打!”
来,科普一下:
隐翅虫(rovebeetle)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鞘翅极短,因该科大多数种类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觉而得名。
隐翅虫喜好栖息在水田、草地及树林中,有趋光习性,常在晚上飞入有灯火的地方,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隐翅虫并不会螫人,隐翅虫皮肤炎的发生乃因接触到隐翅虫的体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质“隐翅虫素”,接触10~15秒就反应,会感到剧烈灼痛,造成皮肤的起泡及溃烂,是为隐翅虫皮肤炎。
央视也曾经专门报道过隐翅虫——
夏天,为何这么多隐翅虫?
*隐翅虫成虫喜在潮湿、多草的地方孳生。如淡水湖边、沼泽、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以及水稻、小麦、油菜、萝卜、烟草、棉花等作物田中,并具有明显的向光性(特别是对荧光)和向高性。一般易在干燥、高温的季节侵袭人群。
据皮肤科医生说,前期连续下雨隐翅虫不好活动,而雨水过后大量出来觅食,加之气候潮湿闷热,正好适合隐翅虫生存。
遇到隐翅虫,该怎么办?
隐翅虫多昼伏夜出,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市民应注意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
同时要关好纱窗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若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应用嘴吹气将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洗净。
隐翅虫在皮肤上爬行时,可能分泌体液引起皮肤问题,市民注意保持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如不慎拍打或压死隐翅虫,可尽快用肥皂水清洗;如红斑起泡严重或范围大,因及时求医。
此外,拍打虫体后拖动,往往形成条状红斑。而其*液也可经由手指散播,摸哪儿沾哪儿。因此,不要盲目拍打或捻压,如拍打后应及时洗手,以免将*液带到别处皮肤。
碱皂清洗患处
警惕!这些“*虫”要小心!
1、*蛇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爬行类动物专家称,最近天气转热,各种躲在洞内和杂草中的蛇类也开始出来吸收阳光,因此要特别小心。另外,如果一旦被蛇咬伤,需要马上拨打,及早救治。
2、红火蚁
红火蚁与一般蚂蚁相近,但个体较大。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系教授表示,红火蚁带有*性,人体被咬之后同样会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不容小觑。“这种红火蚁较为常见出没的地方是在农田附近,还有草坪。”
3、毛毛虫
专家介绍,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一般在3~5月繁殖,“有的幼虫身上的毛是有*的,人碰到的话出现皮肤会过敏,皮炎发疹等,尤其是小孩子要特别注意。”
4、恙虫
恙虫病也是当下高发的季节。此外,临近水源、阴凉潮湿的草丛和灌木丛均属于高危地段。
5、白纹伊蚊
虽然登革热的传播发病主要在夏季,但实际上春季也不容忽视,因此出游也需特别防范。
6、*蜂
雌蜂腹部有分泌蜂*的*腺,*刺还会发生折断而留在皮肤内。蜂蜇伤多见于面部、颈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局部红肿和刺痛,数小时后自行消退,无全身症状。
如果蜂刺留在伤口内(在红肿中心有一黑色小点),有时局部可引起化脓。*蜂蛰伤的局部症状较重,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或者迅速死亡。过敏性体质的人可能反应更大。
7、蜈蚣
蜈蚣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墙角、砖缝或者水沟等处。*爪刺入人体皮肤时放出*汁,使局部皮肤发生红肿,*爪刺入处有两个暗红色点,被咬处会感到烧灼痛和刺痒。严重的可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呕吐、发热以及肢体麻木等。
夏天要来了,荆门小伙伴们在户外的时候,
千万要小心这些潜藏的*虫!!!
觉得有用请点,转给大家都看看吧!
综合香城都市报、都市快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晚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