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经°时为小暑。
初候,温风至。
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二候,蟋蜂居壁;
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候,鹰始挚。
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伏日,古人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远在先秦已见著录。古书上说,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传说是太阳神,祝融则是炎帝玄孙火神。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小暑六月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正是民间繁忙的时候,种植蔬菜,备足过冬;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而,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
一、小暑节气在中医养生中的地位
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凉风,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暑是炙热的意思,小暑自然为小热,还没有热到极致。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中医认为,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人体的饮食、运动应该有与此季节相对应的改变。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
二、“冬病夏治”具体是指哪些病?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容易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梅气)扁桃腺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还有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并趁其缓解时采用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治疗方法有辩证施治,内服中药,针灸按摩,贴膏药等方法,从而达到一定的疗
(1)针灸按摩:能醒穴、温经、通络等作用。如:天突,中、肺俞、心俞、大椎等穴。
()药物常选用:辛温芳香,逐瘀温阳,驱寒等功效药物;如:白芥子、苏子、麻*、桂枝、竹沥、姜汁等。
三、小暑节气从穴位入手护佑脾胃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但中医很多专家更主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中医认为,温补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灸哪里才能温补脾肾呢?宋代医家窦材《扁鹊心书》的一句话:“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这4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足三里:
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腹部疾患。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从足三里穴调治。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头晕、产后乳汁不足等,也可以通过每天按揉此穴来缓解。
如何取穴呢?站立,把同侧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向下,食指按在胫骨上,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此穴。按摩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处按压,每次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很多上班族长时间坐着,难免感觉体乏肢酸,可在休息时敲打足三里穴,再辅以按摩涌泉穴。每次5~10分钟,即感疲劳顿消,步履轻盈。
天枢:
若是因不洁饮食或感受寒冷发生腹泻,可以通过简单的穴位疗法来缓解。其中,天枢穴就是一个代表。天枢穴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地方。也就是说,你吸收到肠胃里面的营养物质,就在这里开始分清与泌浊,营养精微被吸收了,糟粕之物则排出,可以说它是一个中转站。
天枢穴在肚脐旁寸处,为胃经要穴,也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之处,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功效,能治疗很多疾病,如胃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月经不调等。一般来说,便秘用摩法,即用手掌摩此穴周围,顺时针揉,以助肠蠕动;还可用两拇指点按天枢穴,尤以左侧天枢穴为要,从而促进排便。而腹泻属于寒性,可用灸法。灸时躺在床上,两天枢穴各灸0分钟,同时再灸神阙穴(即肚脐)数分钟。
四、多吃什么食物能防中暑?
现代医学临床观察到,凡是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钾的现象,因此炎热的夏季为了防中暑应当多吃些含钾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土豆、西瓜、香蕉等。多吃含维生素B、C、D、A的食物,比如如胡罗卜,甜菜,杏仁,甜瓜,西红柿,草莓,猕猴桃等。
盛夏宜食的食品:
绿茶:性味甘、苦、凉,预防恶性肿瘤,养颜美肤。
芝麻:性味甘、平,防止骨质疏松,增强头发光泽。
白果:性味辛、甘、温、有小*,防止白浊,白带,小便频数等。
豌豆:性味甘、平,富含膳食纤维,有效防止便秘。
糙米:性味甘、平,整肠利便。
陈皮:性味甘、酸、凉,消淤血,亦可理气化痰止咳。
绿豆:性味甘、寒,清热解*、清暑利尿。
菊花:性味苦、辛、凉,治潮热、明目、清热解*。
莲子:性味甘、涩、平,健脾固肠,治心悸、虚烦、失眠。
黑豆:性味甘、平,解*净血、改善过敏体质。
红豆:性味甘、酸、平,可强心消除疲劳,预防脚气病,肾脏病、浮肿。
《孝经纬》说:夏至后十五天,南斗指向丁,这就是小暑。再过十五天,南斗指向未,大暑又到了。所谓大小,就是把最热的时候用大热和小热加以区别,1-15日为小,15-30日为大。这就是相当于乐律“林钟”这个曲调,“林”就是众多的意思,即指万物成熟的种类繁多。《乐志》说:这个月的月辰属未。未就是昧的意思,万物快要成熟,都有味道了。《玄枢》说:这个月天向东方运行,办事出门都只宜向东方,吉利。这个月是土王主事在戊日要祭祀土神。这个月适宜饮乌梅酱、木瓜酱、梅酱、豆蔻汤,以解口渴。《养生杂纂》说:老年人气弱,在过夏季的时候,体内积纳着阴气,以自己阴弱的内脏,去抵挡肥腻和冷冻的食物,容易造成泄泻。一旦大伤真气,今后是难以补复的。也不适合用燥热的补药,只能用平缓温和的药剂,例如“八味丸”之类,以助长元气。《真诰》说:十九日、廿四日拔白须发,永不再生。又说:初三、初四、十八、廿八日,拔白发也可以。《四时纂要》说:这个月的初一、初七、初八、二十一日应该沐浴,可以去除疾病和消灾。《七笺》说:这个月的二十七日,用枸杞煮水沐浴,到老都不生病。《琐碎录》说:这个月适宜吃苦荬菜,以益心气。《家垫事亲》说:西瓜性温,成熟后可以吃,能解暑,名为“白虎场”。《干金月令》说:这个月可以食乌梅酱止渴。制的方法是:将乌梅捣烂,加一些蜂蜜,调汤后微煮一下就可以喝了。如果是水泻口渴的,可以在梅汤中加砂糖、姜、米,喝了不渴。抱朴子《养生书》说:在三伏天用甘草一钱,好的白滑石六钱,捣为末,和水饮。取名为“六一散”。可使人免于中暑和泄泻。图/文编辑:dong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