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
-、客观题
知识点1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具体表现
无条件定向反射
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新生儿会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
抓握反射
用手或小棍触碰新生儿的掌心,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抓住
巴宾斯基反射
触摸新生儿的脚底,脚会向里弯曲,脚趾会呈扇形张开
惊跳反射
当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突然受到强声刺激时,会仰头、挺身、双臂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胸前,做搂抱状
强直性颈反射
新生儿仰卧时,头常常偏向一侧,同时伸岀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做岀击剑状
行走反射
双手托住新生儿腋下,使其光脚触地,婴儿会做迈步动作
游泳反射
让婴儿俯卧在小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会抬头、伸腿,做岀游泳的姿势
2.条件反射的岀现和心理的发展:条件反射的岀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3.婴幼儿期的年龄阶段特征
年龄
生理
动作/活动
心理
身体
神经系统
躯体
手
认知
情绪
个性、社
会性
0?1岁
快速发育期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手眼>调(4^6个月)
母子交往
1?3岁
第二信号系统
走、跑、跳手的灵活动作
电报句直觉行动思维自我意识萌芽
3?6岁
走坐时间不要太长、注意保护
游戏
小班:独立性差,爱模仿;思维依靠动作进行
中班:角色游戏高峰期;思维依靠具体事物形象做支柱
大班:好学、好问,问题范围广;喜欢拆拆卸卸;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知识点2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规律
辨别点
教育启示
顺序性
由低级到高级、按固定顺序发展
循序渐进
阶段性
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不同阶段幼儿采取不回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不平衡性
关键期(同一幼儿)
抓住关键期
差异性
个体发展速度、水平、个性等(不同幼儿)
因材施教
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各组成部分
扬长避短
二、主观题
知识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客观因素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环境和教育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主观因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一、客观题
知识点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面临一个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阶段
年龄范围
发展任务
婴儿期
出生12?18个月
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
1?3岁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或游戏期
3?6岁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
6?12岁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
12?18岁
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
18?25岁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
25—50岁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老年期或成年晚期
50岁以后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知识点2格塞尔成熟优势论
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
实验结果:两个双胞胎(同卵),在不同时间开始被训练爬楼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的。
理论观点: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
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
知识点3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理论
内容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①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斯基确定了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③学习的最佳期限
二、主观题
知识点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理论观点:
①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
②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以及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
直接强化
賛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自我强化:达到自己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自我奖励
知识点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①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②思维开始萌芽;
③获得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
2?7岁
①泛灵论;
②自我中心主义;
③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①思维可逆性;
②获得守恒;
③思维传递性
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
①开始不受真实情境的束缚,将心理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
②既能考虑当前情境,也能考虑过去和将来的情境;
③能够基于单纯的言语或逻辑陈述,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及命题间的推理
2.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的思维特点*
(1)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
(2)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种自我中心可能表现于儿童的言语中,儿童并不能根据听者的需要加以调节;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表明了儿童另一种自我为中心一一空间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3)思维的不可逆性。即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正是由于缺乏可逆性才导致儿童
不能形成“守恒”概念。思维的可逆性有两种:一种是反演可逆性,认识到改变了的形状或方位还可以改变回原状或原位。另一种是互反可逆性,即两个运算互为逆运算,幼儿难以完成这种运算,他们尚缺乏对这种事物之间变化关系的可逆运算能力。
(4)缺乏守恒。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
泛灵、自我中心主义,思维乏守恒乏可逆。
第三节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客观题
■知识点动作发展的规律
规律
具体表现
整体到局部规律
即丛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首尾规律
即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的规律。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
近远规律
即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儿童的动作是从身体中心向边缘发展,顺序是躯干一双臂一手、脚一手指
大小规律
即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规律。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
无有规律
即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识的支配
第四节幼儿认知的发展
一、客观题
知识点1知觉的发展
1.知觉的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特性
具体解释
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楚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
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部分或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关系
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它的稳定性
2.幼儿物体知觉的发展
(1)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
①幼儿辨认形状发展的顺序:配对f指认f命名。
②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程度: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一长方形一半圆形一梯形一菱形一平行四边形。
[对啊记忆狂]
袁正三常常半夜爬梯到邻居家偷四个苹果。
3.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
发展
深度知觉
实验:遡崖实验
发展:幼儿对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地可以区分岀远近,对于比较遥远的空间距离则不能正确认识
方位知觉
发展:3岁辨别上下一4岁辨别前后一5?7岁固定的辨别左右一7?9岁掌握左右的相对性一9?11岁灵活掌握左右概念
注意:镜面示范
知识点2注意的发展
1.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幼儿注意的发展
年龄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小班幼儿
无意注意明显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多变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水平仍然很低,一般也只能集中注意竺5分钟
中班幼儿
注意的范围更加扩大,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而且集中的程度很高
有意注意有了一定发展。在无干扰情况下,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H分钟左右
大班幼儿
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集中注意更长的时间,注意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5.分钟左右
3.注意品质的变化*
特性
概念
影响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保持在某种活动或某一对象上的情况
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者自己的状态
注意的转移
自觉地调节注意,使之丛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对象上
前后活动的性质、关系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态度
注意的广度
同一时间所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主体的知识经验
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非常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知识点3记忆的发展
1.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
复述策略:查找电话号码
精细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
组织策略:列提纲、作图表
知识点4思维的发展
1.幼儿思维方式的变化及其特点*
直觉行动思维:学前是期
具体形象思维:学前中期
抽象逻辑思维:学前末期
定义
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
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特点
①直观蛙和行动性;
②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③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④思维的狭隘性
①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②具体形象性;
③自我中心性
学前晚期逐步发展
2.幼儿比较的发展
逐渐学会找岀事物的相应部分
先学会找不同之处一再学会找相同之处一最后学会找相似处
知识点5幼儿言语的发展
1.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
阶段
句子类型
特点
示例
不完整句阶段
单词句(1?1.5岁)
单音重叠、一词多义、以词代句
“饼饼”“吃吃”
双词句(1.5?2岁)也称“电报句”
句子简单、句子不完整、词序颠倒
“饼干,,"妈妈,,"吃,,
完整句阶段
完整句(2?3岁)
完整简单句、词汇量增多
“妈妈,给你吃饼干”
2.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方面
表现
语音的发展
逐渐掌握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4岁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词汇的发展
①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②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实词的掌握顺序为:名词二动词二形容词二数量词
③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④积极词汇的增长
⑤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词义泛化(把词的使用范围扩大)和扩展不足(把词的使用范围缩小)
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儿童常用的理解句子的“策略”:事件可能性策略;词序策略;非语言策略
3.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外部言语一岀声的自言自语一游戏言语、问题言语一内部言语
二、主观题
知识点1记忆的发展
1.幼儿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增加;
(2)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
(5)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①常见记忆策略有: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②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容量无意形象记,自传策略和元记。
知识点2想象的发展
1.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发展特点
具体表现
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幼儿想象的无意性表现为:①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③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④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想象的再造成分很大,创造性成分很小
具体表现:①想象依赖于成厶的言语描述;②根据外界情境变化而变化;③实际行动是幼儿想象的必要条件
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表现:①幼儿的想象常常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具有夸张性;
②幼儿的想象容易和现实混淆
】
无意为主有意发,创造为小再造大,脱离现实相混淆。
知识点3思维的发展
1.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幼儿初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特点
解释
具体表现
具体性
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
“家具”与“桌子”
形象性
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
“小白兔”“大肥猪”
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
给小鸡浇水
拟人性
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作人
跟玩具对话
表面性
幼儿思维只是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
难以理解“反语”
片面性
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
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固定性
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比较难掌握相对性概念
“认死理”
(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2.幼儿分类的发展
分类的发展
解释
具体表现
不能分类
—
—
依感知特点分类
依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
因桌子和椅子都有4条腿,而归为
一类
依生活情景分类
把日常生活情景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
书包是放桌子上的,把书包和桌子归为一类
依功用分类
—
桌椅是写字用的、碗筷是吃饭用的
依概念分类
能给概念下定义,说明分类的原因
按交通工具、家具分类
第五节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客观题
知识点幼儿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岀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2.情感的种类
种类
解释
例子
道德感
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的情感体验
幼儿的“告状行为二
理智感
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情感
居里夫人发现镭时的情感
美感
感知和欣赏事物所体验到的优美的情感
欣赏桂林山水时的情感
二、主观题
■知识点1幼儿情绪的特点*
1.情绪的易冲动性
2.情绪的不稳定性:“破涕为笑”现象
3.情绪的外露性
晴儿(儿童情绪)岀门冲动不(不稳定性)问路(外露性)。
知识点2幼儿情绪的发展
1.情绪的社会化。(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2)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表情日趋社会化。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的丰富性指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绪的深刻化指幼儿的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1)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社会丰富又深刻,怎能不调节?
知识点3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成人的情绪自控;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
.创设环境,感染幼儿,积极态度,控制调节。
第六节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一、客观题
知识点1幼儿个性的发展
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点红实验
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
知识点2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1.依恋的发展
年龄
发展阶段
表现
0?3个月
对人反应无差别阶段
不区分、无差别
3?6个月
对人反应有差别阶段
对母亲更多的微笑,对陌生人反应少
6个月?2岁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对母亲特别的关切,开始怯生
2?3岁以后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把母亲当作交往伙伴
2.幼儿依恋的类型
实验:安斯沃斯的“陌生情景实验”
类型
父母对待方式
婴儿行为表现
安全型
对婴儿的需求敏感,对婴儿有较多的反应
母亲在场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进行探索,对陌生人反应较积极;母亲离开时会哭、焦虑,当母亲回来时很高兴
回避型
母亲易发怒,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紧张、不安、缺乏自信
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对陌生人不在意
反抗型
—
在母亲离开前就开始焦虑,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但是当母
亲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3.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类型
对幼儿的影响
民主型
独立性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信心强,对人友好
专制型
缺乏主动性,容易胆小,自信心低,不善于与人交往
放任型
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
知识点3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1.幼儿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年龄
阶段
表现
2?3岁
性别认同
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4?5岁
性别稳定性
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6?7岁
性别恒常性
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年龄
阶段
2?3岁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3?4岁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5?7岁
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二、主观题
知识点1幼儿个性的发展
1.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独立性的评价;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3)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岀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从只有评价没有依据发展到有依据的评价。
2.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
实验:延迟满足实验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
(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3.幼儿气质的发展*
气质类型
特点
培养
代表人物
优点
缺点
胆汁质
做事果断
粗心大意
自制,情感平衡
张飞
为人热情
易与人发生冲突
多血质
活泼好动情绪快而多变好交际
注意力易转移情绪强度低
做事谨慎、谦虚兴趣稳定集中耐力与毅力
王熙凤
粘液质
心境平稳沉着冷静有耐心、坚持力强
反应较慢
不易适应新环境
速度和效率广泛兴趣
林冲
抑郁质
感受性高心思细腻处事谨慎
严重内向不善于交际
自信心勇敢性乐观主义
林黛玉
4.幼儿性格的发展*
,⑴活泼好动;
(2)好奇、好问;
(3)易冲动,自制力差;
(4)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三好宝宝受暗示,爱模仿,易冲动。(三好:好奇、好问、活泼好动),
5.影响幼儿性格形成的因素
(1)遗传(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气质类型等);
(2)家庭(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方式、生活氛围、父母的性格特征等);
(3)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幼儿园教育方针内容、教师示范、班集体活动组织及氛围等);
(4)社会环境(主要通过文化媒介传播,如图书、报刊、影视、音像);
(5)社会实践活动(外部要求内化为内部要求)。
遗传家庭幼儿园,社会实践环境好。
6.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提岀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一动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他后来补充的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加德纳提岀了一种新的教育观一一“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从课程、活动、评估方法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对美国各级学校有深远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带来的教育新内涵,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八种智能要分清,语言数学和音乐,空间肢体和人际,自然观察要内省。
知识点2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1.同伴关系的类型*
类型
表现
受欢迎型
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受大多数同伴接纳、喜爱
被拒绝型
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被多数儿童所排斥、拒绝
被忽视型
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个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
一般型
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
2.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2)儿童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知识点3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作用、同伴相互作用;
⑶移情。-
.2.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q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促使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包括:①移情可以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
导致亲社会行为;②移情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儿童从自身愿望岀发,产生降低他人的痛苦动机,增加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性行为。
摆脱自我中心,引起情感共鸣。
知识点4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攻击频繁为玩具,不用语言用身体;
开始还是为玩具,后来单纯是敌意;
男孩女孩有差异,有差异!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影响,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其攻击性行为。
(2)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
(3)强化。孩子岀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其侵犯行为的强化;成功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会增加和加强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幼儿攻击有原因,父母惩罚因材分;树好榜样看强化,内心挫折直导因。
第八节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问题
客观题—
知识点1幼儿身体发育中的问题
常见问题
病因
症状
预防与治疗
发育迟缓
不良饮食习惯、
疾病、遗传、精神因素
体格、运动、语言、智力等发育落后
合理饮食、特殊治疗
肥胖症
进食过多、运动过少、
遗传
食欲旺盛、懒动、体重超标
避免哺乳过多、禁止暴饮暴食、积极锻
炼
佝偻病
缺少维生素D
多汗、夜惊、枕秃、各种骨骼的改变
日光浴、维生素D的补充
缺铁性贫血
缺乏铁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退钝,肝、脾、淋巴结肿大
饮食搭配合理
弱视
斜视性弱视、先天白内
障等
无法形成立体视觉
每年普查视力、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纠正不良坐姿
龋齿
细菌破坏、食物残渣、牙齿结构缺陷
形成龋齿洞
注意口腔保健
定期口腔检查
知识点2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问题
常见问题
病因
症状
预防与治疗
自闭症
(孤独症)
生理因素
社交障碍、语言障碍、行为异常
康复训练、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
多动症
遗传因素、发育延迟、心理社会因素
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学习困难、行为品行问题
饮食疗法、精神疗法、行为疗法
攻击性行为
受挫后的反应
打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抢夺别人东西、扔东西
榜样法、强化法、暂时
隔离法
口吃
好奇模仿,发育性口齿不伶俐
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
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培养信心
第九节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客观题
知识点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有且的、有辻划地考察儿童在旦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问卷法
通过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构成调查表收集资料
谈话法
以口头形式,根据儿童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
实验法(改变、控制活动条件,引起心理活动变化).
自然实验:自然环境下进行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特别设置的实验室里,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
测验法
根据现成量表和测验程序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或状态
作品分析法
为研究对象确定一个主题,对研究对象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做出评价
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
第一节教育学基本原理
客观题
知识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知识点2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发展特点
对教育的制约
顺序性
教育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逐渐地前进(循序渐进)
阶段性
对不同阶段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差异性
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互补性
结合幼儿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幼儿自身优势,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不平衡性
善于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的教育
2.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岀社会性规范;
(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延时的价值;
(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二节幼儿教育概述
一、客观题
知识点1幼儿教育的性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知识点2我国幼儿教育的任务★
1.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1
二、主观题
知识点1幼儿教育的特点*
1.非义务性:幼儿去幼儿园接受教育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孩子进哪所托儿所或幼儿园。
2.保教结合:幼儿身体、心理等各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和完善,对幼儿的教育要特别强调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
3.启蒙性:启蒙性是指对幼儿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不损伤“幼嫩的芽”,并且要促使其茁壮成长。
4.直接经验性:幼儿的知识经验欠缺,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直接接触,进行感知和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非(非义务性)洲总统有保(保教结合)镖,好惊艳(直接经验),快蒙(启蒙性)眼。
知识点2幼儿教育的原则*
原则
内容
独立自主性原则
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
发展适宜性原则
①年龄适宜性;②个体适宜性
保教结合原则
即保教合二或保教并重,是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
综合性原则
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漬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地发展
活动性原则
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原则
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适内容纳入课程领域,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已获得的原有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知识点3幼小衔接
1.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特点
(1)生活、学习环境的差异;
(2)生活、管理制度的差异;
(3)教育内容、学习方式的差异;
(4)师幼、师生关系的差异;
(5)社会期望、成人要求的差异。
2.幼小衔接工作的注意事项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2)整体性而非单向性;
(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3.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①培养幼儿的主动性;②培养幼儿的独立性;③发展人际交往能力;④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③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0客观题
■知识点1外国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
教育家
教育思想
柏拉图
①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
②主张儿童的公养公育
③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夸美纽斯
①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
②编写专门的学前教育手册《母育学校》这是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③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
④编写的《图解世界》是历史上第一部看图识字的课本
洛克
①代表作《教育漫话》
②提出“白板说”
③提倡“绅士教育”
卢梭
①代表作《爱迩儿》
②首要贡献在于“儿童的发展”
③提出“自然教育”J虽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
裴斯泰洛齐
①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②提倡爱的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实行爱的教育的最好方法
③提出要素教育,认为和谐发展的教育包括: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
福禄贝尔
①幼儿园创立者,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②重视学前教育
③提出学前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
④第一个阐明游戏的教育价值的人
⑤发明了名为“恩物”的一套玩具,作为幼儿园的核心“教材”
杜威★
①教育的本质
a.教育即生长:教育具有促进儿童生物性本能和心理机能不断生长的作用
b.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C.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②教育无目的论
③“从做中学”
④儿童中心论:学校活动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蒙台梭利^
①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
②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③遵循自由教育的原则
?作为“导师L的教师
⑤重视感宜教育
皮亚杰★
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②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③儿童必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
④教育应该按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
⑤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
⑥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知识点2中国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
教育家
教育思想
陶行知★
①创办乡村示范学校一一晓庄示范学校,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一一南京燕壬矶幼稚园,被公认为“人民教育家”
②重视幼儿教育
③生活教育理论: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与学都是为了做
④解放儿童:主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此提出了“六大解放”
⑤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
陈鹤琴★
①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一一南京鼓楼幼稚园
②活教育理论
a.“活教育”的目的论
b.“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
c.“活教育“的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③幼稚园教育: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
张雪门
①主张实行“幼稚园行为课程”
②“生活就是教育”
知识点3中外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年,欧文在苏格兰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2.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学前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年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因此他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3.中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时间
中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夏商周
学在官府,我国古代儿童教育首先主要是官办的小学
春秋战国
“私学”创设和繁盛,我国古代儿童教育后来主要是私人教学
年
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遡北幼稚园
年
《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将公共幼儿教育的机构定名为蒙养院,确定了蒙养院制度
年
“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称蒙养园,收未满6岁的儿童
年
《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改称幼稚园,规定收受6岁以下的儿童
年
陈鹤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教实验中心一一私立南京鼓楼幼稚园
年
陈鹤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立的幼稚示范学校一一江西省立实验幼稚示范学校
年
《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
第五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一、客观题
知识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总则
二、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