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盒酒呼唤规范管理_酒类专题_产业经济
春节期间,各种礼品酒陆续“登陆”各家超市,礼品盒包装的酒类堆头“披金戴银”,为原本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不少喜庆,然而过度注重包装给行业带来的是喜是忧呢? 一些酒类在穿上“豪华外衣”后,身价则猛涨数倍。在山东淄博某大型超市,普通货架上,一瓶葡萄酒仅售68元;而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的葡萄酒,加上考究的木制箱子和玉器点缀后,价格就高达208元。礼品盒的确装点门面,但对于礼盒的处理,很多消费者却表示头疼,“空的礼盒就像是‘鸡肋’,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扔了又觉得可惜。”
“过度包装”其实已经困扰了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礼盒酒之所以能够畅销市场,在于它对礼品市场进行了成功的细分,而包装则是体现这一定位的最好手段。但一些生产厂家在包装极端的奢华之后,酒水质量却被忽略了,形成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不合理性也必然导致礼盒酒发展过程中的尴尬境地。
但业内人士说,厂家对产品进行包装,首先是保护商品在制造、运输、仓储、销售中不破损,不变质;其次是对商品起到美化、宣传和增值作用,然而现在很多厂家对产品进行包装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增值作用上。但过度精美包装不仅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也加重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负担。据了解,市面流行的各种精美礼品,其“漂亮外衣”大都取材于塑料、纸浆、藤木、金属等,由于缺乏合理回收,礼品过度包装剩下的大量“外皮”正面临难以处理的尴尬。
根据2005年颁布实施《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的规定,生产者对使用过的包装物要承担回收利用或者处置的责任;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包装物进行回收,然而现实中很少厂家对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虽然目前街头小巷经常能够看到“回收礼品盒”的告示,但是这种“回收”更多的是给那些假冒制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任何行业、企业的发展都要依托社会的大环境,要吻合社会、国家所倡导的理念,违背了这个原则,事情就不会维持长久。”伊士曼科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叶莺女士的话道出了酒行业发展的真谛,“过度包装”与当前所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理念格格不入。礼盒酒为了迎合中国人的“面子观”曾一度红火,直到现在也还是拥有较大的市场,就连“光着身子”的洋酒漂洋过海到中国后,也“量体裁衣”了豪华包装,一个礼品盒包装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30-40元。除耗资耗材外,礼品盒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所引导的“奢华”方式,势必将随着国家相关*策的出台而被淘汰。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在经历了盲目消费之后,今后的消费理念也将逐渐理性化,不再会为酒类奢华的外表所迷惑。
但酒类“过度包装”具体如何界定,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许多年货和礼品都是厂家推出的,年货和礼盒是否属于过度包装,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和明确的规定。因此,关于酒类的过度包装,我们在引导企业、消费者的同时,还期待着国家相关*策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