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快乐老人报」
立秋过后,迎来蚊子活跃期。近日,在上海一家超市工作的浦赛红向顾客免费发放自制的《秋季蚊虫作息表》,帮助人们对抗“秋蚊子”,登上微博热搜。除了蚊虫,近期还有马蜂、蜱虫、蠓等出现,专家也给出了对应处理方法。(摘编自《新民晚报》《厦门晚报》《辽沈晚报》)
蚊子
浦赛红是某超市上海市静安区平型关店的清管员,她的职务叫“有害生物防治专员”,专职就是灭蚊。多年与蚊虫斗智斗勇,浦赛红和同事琢磨出了不少驱蚊灭蝇的妙招。比如蚊子有聚光性,尤其在超市的灯光下,喜欢往黄色的地方飞,所以超市的粘蚊贴都是黄色的。这一招叫“色诱”。
这份《蚊虫作息表》中,分时间、现身地点、行为特点、杀蚊妙招等四个部分,用表格的形式教大家防蚊招数。
此外,浦赛红整理了不少科普小知识。比如:“四季中的蚊子,春季成蚊相亲较为含蓄,夏、秋季恋情升温入洞房,雄蚊负责授精、雌蚊负责吸血繁殖后代,冬季新生代蚊子化身越冬蚊,喜欢蛰伏在温暖潮湿环境。”
近日,广东深圳一位女生前往公园野餐时,小腿被虫咬出多个“大红包”,起初她以为是蚊子叮咬,就医后才知道是被蠓虫咬了。
浙江省疾控中心传防所研究员吴瑜燕介绍,蠓虫咬伤主要症状包括:咬伤斑块较大,且大量出现;水肿十分明显,可能伴随发炎和水疱等症状;比蚊子叮咬更痒,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丘疹性荨麻疹,且花露水和风油精基本没太大作用;红肿症状基本会持续多天,且难愈合;症状消散后,可能会产生黑斑,并且要过一阵子才能恢复正常。
蠓一般不会单独行动,通常成群结队地飞舞在半空中,夏、秋季公园内尤其多。避免蠓虫叮咬,在散步、郊游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尽量远离湖边绿植茂盛区域,如果不可避免的话,随身携带驱蚊液、清凉油等物品;蠓虫喜潮喜腐味,汗腥味也会诱虫,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果被咬,尽量忍着不要挠,可以用肥皂水外搽,保持被咬的地方干净。如果起泡不小心弄破,用碘伏消毒约0.5小时/次;如出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蠓虫叮咬史。
马蜂
当下是马蜂横行的时节。遭遇马蜂袭击,应该怎么做?被蜇后该怎么处理?
湖北省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介绍,马蜂窝在6月至9月最多,出现在居民住宅区居多的原因,一是居民们倒掉的肉类生活垃圾增多,给马蜂提供了食物;二是居民住宅的阳台、屋檐装有雨篷,适宜马蜂居住和繁殖。马蜂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蜇人事件大多数是人主动攻击、骚扰蜂巢时引起。如果遇袭,不要反击,也不要掉头就跑,最好是就地趴下,用衣服将头颈部包裹住。为了防止马蜂刺穿衣服蜇中头部,最好让头部与衣服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如果被马蜂蜇伤,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不要用手拔或挤压,可用风油精、清凉油等去除蜂毒,但不可用红药水或碘酒涂抹。如果家附近有马蜂窝,不要擅自行动,建议拨打,请消防员帮忙处理。
蜱虫恙虫
近日,一位中年男子前往山东医院皮肤科就医,该男子称自己的胳膊上长了个东西,并且又疼又痒。该院皮肤科医生张峰发现,男子是被一只蜱虫咬了。近期,该院接诊多位被蜱虫咬伤的病人,均是去山里游玩回来才发现的。张峰提醒,蜱虫喜欢栖息在树林、草地、灌木丛等地方,去这些地方时最好穿长袖长裤。如果发现皮肤上有异常的红肿、瘙痒、破溃等情况,医院就诊。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陈潇潇医生介绍,喜欢潜伏在草丛中或树叶上的还有恙虫,恙虫病潜伏期一般为10天至14天,主要特征有发热、焦痂或溃疡皮疹等。户外活动后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请仔细检查身上有无虫子叮咬后的焦痂,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