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20年,医院疼痛科医生路桂军接受了,医院是救治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在更深刻地理解了死亡后,今年清明节,他给自己举办了一场“葬礼”,体验了故人沐浴和仪容化妆,在棺材内接受了亲人的告别。
在他看来,疫情是一个契机,让年轻人有了更多思考死亡的机会,他想在这个时候,跟年轻人谈谈死亡这件事。以下是路桂军的讲述:
口述
路桂军
文
申三
编辑|王海燕
我给自己举行了一场葬礼
年清明节,我给自己办了一个“葬礼”,凤凰卫视拍摄了整个过程。我先在遗体料理台上体验了故人沐浴和仪容化妆,然后在棺材内接受亲人的告别。
我记得,当入殓师柔和擦洗我的身体时,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因为我发现,我并没有善待跟随了自己四五十年的躯体,也没用心内观过自身。当我躺进棺材时,我感觉到了与送别他人的不同:对于死亡以往的我是我听、我看、我说、而这次是我感受。
在最后与亲人告别的环节,当妻子和女儿的两双手在我脸上抚摸时,我终止了拍摄。面对生死,我比别人多了一些勇气,但这次“死亡”的经历,还是让我发现,敬畏生命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
网易视频
我是一名疼痛科医生,已从业30年,其中25年都在做安宁疗护,常常面对生死问题。在中国,死亡话题是相对禁忌的,虽然我们也热衷谈论生死,但死亡常从第三人称切入,比如他人死了。
但对我来说,不忌讳谈论死亡,意味着会用第一人称自述,“我死了”,会用第二人称谈论朋友和家人,“你死了”。从第一人称“我死了”,到“你死了”,再到“他死了”,深切体会后,再反过来思考,才能感受什么是死亡。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给自己举办葬礼。葬礼本身是一个礼俗,但它也是生者的一种选择,一种需要,可以是欢快的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它包含着一系列问题,假如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世界,你希望怎样告别?在什么样的年纪,穿什么样的衣服,谁来参加我的葬礼,葬礼上放什么音乐……
《人生大事》剧照
我记得,我曾有一位患者,去世时选择捐献眼角膜。之后他的爱人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我的丈夫还在寻找我,某一刻他的眼睛会看见我,我要努力活着。”她没给丈夫做任何仪式,而是将他的骨灰撒入大海。“自从把他的骨灰撒进大海那一刻,我瞬间感觉,世间的每一滴水,都有老马的影子,所以我更爱这个世界了”,她说。
一个年轻人的死亡
我最早面对死亡,是年,我20岁,在医院当实习大夫。一位和我同龄的女患者,得了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后期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我眼看她在病房里去世,眼睛瞪得大大的,口鼻流血。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死亡,记忆很深。
那之前,我认为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美好又受人尊敬,但那时,我突然意识到,面对救人的天职,但却无能为力。也曾有一位同事告诉我,他接受了8年的临床教育,学会如何救生,却不知如何送死。后来随着工作阅历增加,我才理解到,医院是救治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如果无法理解死亡,就会面临全面质疑救死扶伤的意义。
医院的肿瘤患者,是最直接面对生死的一批人。我有一位患者,安同学,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又考了北大的研究生,学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还用业余时间,连续三年参加支教。年8月,他年仅24岁,检查出结肠癌,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发现肿瘤转移。
《滚蛋吧!肿瘤君》剧照
今年二月份,医院时,鼻子里插了一根胃管,胃管内壁透出黄黄绿绿的颜色。因为疼痛,他已经半月无法睡觉。为了让他好好睡一觉,我将他背后红红绿绿的一大片镇痛贴全部撕掉,换成静脉泵入的吗啡,那天他终于沉沉睡去。
安同学的母亲已经在家中瘫痪7年,需要人照顾。但他父亲还是从甘肃赶来,静静地站在他床边,显得很拘谨。他的女友紧紧贴在他的床边,反复说着“宝宝,我爱你,我爱你”。之后安同学的入院治疗中,他女友曾整夜不睡觉,在手机上记录着他的状态,除了疲惫以外很平静。
之后,安同学病情突然恶化,开始出现癫痫和全身抽搐,并症状逐渐频繁,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为了控制他的癫痫发作,我们对他使用了抗癫痫药物和镇静药物,希望帮助他始终保持睡眠状态。
如果他能够表达的话,这或许也会是他最后的选择。我记得,在他离世30分钟前,房间只有六个人,安同学、他女朋友、他父亲、两个同学以及我。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房间内很平静,只有她女友的呢喃和好友的告别。他的父亲则默默站在床尾,沉默不语。
《入殓师》剧照
那一刻,不知为何,我突然意识到,在最后时刻,他也许希望自己的父亲能握住自己的手。我不知道自己感觉是不是正确,也没有时间犹豫,只是默默为他们让出空间。当他的父亲真的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时,安同学的呼吸停止了。
随后,他父亲走到床尾泣不成声,他的女朋友则依然握着他的手,不断说话。或许是太依恋这个世界,安同学的呼吸停止后,心脏依旧跳动了20分钟。大家都在等着安同学的心电图呈直线的刹那。
安同学生前曾经希望他的女友,能在他真正离世之前,握着他的手,不离开他的身体,紧紧抱住他。因此直到最后一刻,他女友的手才真正松开。那一刻,她大喊了一声,开始撕心裂肺地哭泣,释放自己的感情。
安同学离世以后,他的女友发现蜡烛被点燃时,火光的摇曳跳动,好像安同学的回应。从此以后都要以这种方式,去纪念安同学。她感恩两人的相遇。安同学沉默寡言的父亲和他的女友表达爱的方式显然是不同的,但两者没有高低。和很多我曾看到的人一样,即便走到生命尽头,安同学依然充满爱,也在被爱。而一个人,有了爱和被爱,才能变成一个幸福的人。
当然,我也曾见过另一些人,虽然健康,却痛不欲生。还有一些人,在生命末期,一直都是孤独的,希望被理解,希望被紧紧拥抱。疾病的诡异之处在于,把生活的角色和功能粉碎。学校和社会在教育学生,计划明天和将来,却没有回溯当下的视角。这种教育的后果之一是,一些年轻人即便拥有很多,却沉浸在虚无缥缈中,感到恐惧无助。他们原本可以给予社会更多帮助,现在却总在索取,变得毫无价值感,也找不到自己生命力,即便身体疾病缓解,依旧觉得痛苦,不愿意活下去。
死亡教育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还曾遇到过一些年轻人和他们面对的死亡。比如曾有一个年轻人,有严重的死亡恐惧,从小怕上街,因为害怕高空坠物,洗澡时也会有溺水感,无法闭上眼睛,甚至夜晚睡觉,都不敢熄灯。因为时时刻刻被死亡笼罩,这个年轻人几乎不能正常生活。
《非自然死亡》剧照
我在海南工作时,还曾遇见过另一个痛不欲生的患者,他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割了腕动脉,家属和医护人员每天守着他,但有一天,他上厕所时用方便袋套住头,打了死结,还是死了。
在我看来,这两个年轻人的情况,都跟缺乏死亡教育有关。相对与治病救人,如果看不到他们内心的坚冰,不能减轻他们的生存性痛苦,帮助就无济于事。但我们的社会的确更多地在褒奖那些见义勇为的人,忽视了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轻生。而另一些时候,因为缺乏死亡教育,当风险事件到来时,人们则会因为死亡恐惧和焦虑,变得惊恐万状,无法理性思考。
儿童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期大概是6岁半,因为这时候他已经形成了独立意识,会考虑死亡到底是什么,他会意识到死亡是永远的告别。但做死亡教育时,需要把话题平台化、柔软化、温情化。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国内有一些绘本教我们,如何与孩子谈生死,比如孩子问你说小灰熊死了,小白兔特别伤心,但死亡是怎么回事,没说清楚。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现在爸爸妈妈每天送你上学,接你放学,周末陪你去逮蝴蝶,带你去爬山,给你买好吃的,买特别漂亮的玩具。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会变成天使,飞在天上看着你上学,晚上在梦里给你讲故事,晚上抱着你睡觉。这种解释孩子更能接受。
另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来源于未知,一些死亡应激事件,如果没有经过理性处理,会给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比如一个孩子被蜜蜂蛰了,因蜂毒过敏,出现呼吸困难,孩子的妈妈很惊恐,打了,医院,最后孩子因为急性喉头水肿窒息,医院的路上,死在妈妈怀里。
这种事情,在事后,一定不要教育这位妈妈,当时应该如何正确地救助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适时进入“哀伤抚慰“环节”因为事已至此,如果还有这样的事后教育,她会痛苦一辈子。所以死亡教育,在这种时候,应该是根据它造成的后果加以梳理。但很多人死亡本身的思考不深入,这种事后风险,就很难规避。
《安乐死医师的遗产》剧照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种默认的死亡场景,要么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要么是秋风萧瑟,使人感到恐怖,感到被惩罚。因此,一些人面对疾病,遭遇不测,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死亡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像托马斯·卡斯卡特有本书中写的那样《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大家都觉得自己离死亡很远。
但现在有疫情这个契机,倒是让年轻人有了更多思考死亡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想在这个时候,跟年轻人谈谈死亡这个事。
(医院疼痛科医生,医院疼痛科医生,生死学与生死教育领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