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作家里我最喜欢村上春树,在电影导演中我最喜欢的是岩井俊二。而这部动画电影,《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是我今天一定要推荐给大家的。刚开始我也以为这部动画作品是讲的杀人案,或者是与推理相关的故事。但是一看到导演是岩井俊二,我就放心了,不管是从《情书》、《四月物语》还是到这部动画作品,岩井俊二想要表达的主题永远是情感,而非逻辑清晰的推理,更可以说是,他想要表达的是情感的多面性,不管是遗憾的还是圆满的,这些微妙的情感都是归纳在广阔的情感这个总集里面的子集。这些微妙的情感正是他的动画作品中的主旋律,有人说这部动画作品的底色是戏剧,但是我怎么看都觉得有一种无法让人释怀的遗憾,或许这就是岩井俊二的魅力吧。
岩井俊二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推手之一,也被称为新派“映像作家”,他对于青春爱情电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清晰的影像风格与细腻的情感脉络是其电影的主要风格。动画长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作为真人电影《花与爱丽丝》的前传,是岩井俊二执导的首部动画长片作品。该部作品无论是剧情设计还是人物形象都呈现出极简主义的美学特征,延续了岩井俊二电影风格的同时,也探索了动画电影艺术表现力的更多可能。
从年的纯爱电影《情书》开始,岩井俊二的爱情片就成为观众极力追捧的青春爱情电影,片中欲说还休、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显示出岩井俊二深受日本文化浸润的日式含蓄之美,这种纯美、伤感的青春和爱情深深地感染着全世界的观众。岩井俊二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在年延续到了动画电影领域,《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作为岩井俊二的首部动画长片寄托了岩井俊二本人的艺术期待与观众对岩井俊二艺术创作的期许。即便是动画电影,该部作品仍然深刻地体现着岩井俊二的影像风格,对青春做着真实而唯美的注脚。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这部动画电影采用的是在动画界较为常用的前期录音方式,先将声优的声音表演和声音一同录制下来,再通过后期技术配合声优的口型制作原画。主人公的声音出演者仍然是真人版电影中出演花与爱丽丝的铃木杏和苍井优。二人的配音把人物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配乐方面也沿用了电影《花与爱丽丝》中的部分音乐,乐曲基本上由钢琴独奏、钢琴与小提琴合奏或者小提琴的协奏完成。在电影《花与爱丽丝》中,《fishinthepool》为插曲,《花与爱丽丝》为主题曲、片尾曲。但在动画《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插曲和主题曲、片尾曲正好相反。其余配乐除岩井导演外,还请到歌手椎名琴音。导演本人亲自为主题歌《fishinthepool》填词,把主题曲变成了主题歌。声音可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感情,依旧是这部动画的主旋律。
这部动画电影的名字就很有意思,花与爱丽丝分别是两位女主角的名字,而杀人事件就是在他们学校发生的一起“杀人事件”,两个人名和一件事情,组成了这个动画电影的名称。而所谓的“杀人事件”,不过是花自己心中的阴影,只是她这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主旋律依旧是讲述的是人的情感和羁绊。而同样,情感的天平总是极端的,有善良就一定有他的对立面。羁绊也一样,有善之羁绊的同时就会有恶之羁绊。羁绊会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缠绕在一起,也会让人对毫不相识的人滋生恶意。
今天就借着这部动画,讨论在复杂的情感中的人的羁绊,依旧是想让大家从这部动画中窥探复杂情感下人的羁绊。
用恶意滋养的羁绊,情感纽带的断裂
在动画中,女主角爱丽丝转学到了乡下的一所中学,但当她开始上学的第一天,她一坐到那个位置上,就发现班级的气氛和以往不同。但她没有细问,但是从同学们的种种行为中她逐渐感受了被孤立的滋味。刚开始,同学们只是无视她,不给她安排值日,到后来越来越严重,明明帮助了一名同学解围,拿回了她的竖笛,但那名被接受帮助的同学却依旧选择无视。爱丽丝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有一位和她完全不认识的人坐在路边嘲笑她,并拿零食扔她,她从孤立的状态慢慢的上升到了校园霸凌。
在上学的时候,她结识了同班同学陆奥睦美,爱丽丝从她口中得知了这里之前有一场“杀人事件”,而被“杀害”的那个人,就是爱丽丝坐的那个位置。而陆奥睦美,之前同样也是被霸凌的对象,因为之前坐的位置是被“杀害”的人的位置,一个月时间,同学们都没有和陆搭话,因此她同样也是被欺凌的对象。
而花,之前爱慕同班同学汤田,表白的同时写下了婚约书,可能是因为婚约书的缘故,汤田没有和她再有往来,并且同样用婚约书的形式和其他四名女生定下了“婚约”,因为这样的事件在学校中的持续发酵,汤田准备转学,当他在讲台上和同学们进行道别的时候,突然倒下了,原来这一切都是花做的。她将蜜蜂放进了汤田的帽子里,蜜蜂蛰了汤田,导致了这起“杀人事件”,因为同学们都不知道汤田之后到底是死是活。
这些都是动画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的恶意,仅仅是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杀人事件”,同学们对坐在“被害者”位置的同学就进行无视和霸凌。我们总说,事情的发生总有一个起因经过,但这场校园霸凌对于新来的同学而言并没有理由,这种无端的恶意来自人性深处的黑暗。这不由让我想到了之前微博的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恶性校园事件。
9月16日,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某中学课间休息时,一名身材高大的男生将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男生从走廊抱起,直接从4楼窗台口扔了出去。虽有同学伸手拦截,可为时已晚。随后高大的男生往楼下看了两眼,便头也不回淡定地走进了教室。被扔出楼外的男生受伤严重,目前全身多脏器严重受损,仍在重症监护室中救治。但事发后,我们却发现被扔下楼的“受害者”才是真正霸凌一方,而“加害者”反而是在学校经常被欺负的一方。因为事发当天,“受害者”用言语侮辱霸凌,才导致了之后发生的一切。
伊里戈扬在《冷暴力》的序言中写道:“我们不会在乎显得软弱无能的受虐者,并且在尊重他人自由的伪善氛围中,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视若无睹。”
用恶意能催生更多的恶意,用善意能萌发出更多的善意。每个人的相互链接就是人与人的羁绊,而这些羁绊是用恶意来连接的,他虽然让人和人之间产生了联系,但是情感的纽带却在恶意下变形。欺凌本身,就是情感纽带的断裂,他使人之间的关系在恶意中慢慢腐蚀消亡。一旦对方对你产生了些许恶意,就很容易像病毒一样扩大化,哪怕你一句话说得不中听,都会招惹他们激发出更大的恶意。甚至哪怕你试图讨好对方一下,都会被他们解读成为反讽,或者是别有用心。于是这就特别麻烦不是吗?正如东野圭吾在《恶意》里写到的: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出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世上竟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人的恶意就像杂草丛生的荒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长出一颗参天大树。
用善意维护的羁绊,人与人桥梁的链接
因为花对于自己行为的懊恼,一直在家中不出门也不去上学。直到爱丽丝的出现,她怂恿爱丽丝冒充汤田,想要从汤田父亲口中知道汤田是否还活着的消息。爱丽丝却发现自己找错了人,于是她和一位陌生的老爷爷之间产生了羁绊。他误以为老爷爷是汤田的父亲,一直坐在出粗车中尾随他,没有钱的爱丽丝对司机说了谎,前面的那个人是我爸爸,才有了和这位老爷爷相见的乌龙事件。而老爷爷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请她吃饭,和她聊天。他在爱丽丝面前感叹,时光飞逝,他也想像爱丽丝一样拥有健康的的身体,吹弹可破的肌肤。最后他们在路边的秋千上,愉快的荡起了秋千。只是爱丽丝的摇晃幅度更大,而老爷爷的摇晃幅度更小,他们就这样一前一后这样摇晃着。
一位老者和一位少女的链接,仅仅是因为一起乌龙事件,更多的是出自老者的善意。
花和爱丽丝原本素不相识,只是因为爱丽丝原本住的房子是汤田家的,导致花经常会偷窥他们。事情的开端始于爱丽丝对“杀人事件”的好奇心驱使,她进了花家,在交谈中,花怂恿爱丽丝去汤田父亲的公司找汤田的父亲,以此来确定汤田是否还活着的消息。爱丽丝也欣然接受,虽然在计划过程中爱丽丝乌龙不断,最后也没能见到汤田的父亲。花也因为实在不放心爱丽丝也动身前往,因为爱丽丝的乌龙,她们错过了最后回家的末班车,在大货车底下睡了一晚上。早上回家的路上,意外遇到了汤田本人。而汤田还记着那件被蜜蜂蜇伤的事情,告诉花,我知道那件事情是你做的哦,蜜蜂蛰得我好痛。
一位阴郁的少女和另一位乌龙少女的链接,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两人逐渐走向了友谊的开端,更多的还是两人彼此心中所保持的善意。
如果不是因为人心中的善意,老者不会帮爱丽丝付车费,不会和她聊天谈心,更不会和一个十四的小姑娘聊自己的往昔。如果不是因为人心中的善意,爱丽丝不会追着大货车一路狂奔,只是因为自己感觉花被大货车卷进去了而已的感觉,如果不是因为人心中的善意,花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出去找爱丽丝了。这些行为背后的出发点都是善意,善意起到了维护羁绊的作用,而这样的羁绊会使人与人的情感连接更加牢固。
而在我看来,所谓择善而行,不仅是做有益的事情,而是将心比心的善意和同理心。而所谓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日常所说的将心比心。也唯有此,我们才能以善意唤醒我们内在的动力,才能在冰冷的数据和数字外,达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尤其是最近我的家里来了一个新成员,一只可爱的柯基之后。我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铲屎官,也在开始了解如何饲养犬类。我了解到德国种的最小的猎狗一定注意到了邻居家北欧种粗毛大猎狗能把它撕成碎片,可是只要那猎狗敢于跨越它认为是区分自家领地和邻居地盘的界限一步,它便会扑向那头凶猛的大兽。甚至只顾自己舒服的猫,当另一只猫胆敢闯入自己的炉边时,也会勃然大怒。我不很精通动物学,但我学到了一点关于人类的知识,借用房龙的话来说:当我研究人类在所谓历史时期(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人类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行为记载时,我发现了什么呢?我发现从开始到现在,人类从来就是“群居动物”,只有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属于由同路人结成的某种排他性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都苟和于自己继承的信仰、偏见、偏爱、恐惧、希望和理想时,这个人才感到幸福。
所以善意不仅仅是对无助人们的怜悯,对同集团人们的赞同,更是一种对异化人群的宽容。人们总是有许多的偏见和误解,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知道沟通的含义,更无从谈起包容和理解。理性来充当善意的基石,让宽容来充当善意的行为。我想,这样大概我们就能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了。正如动画中的老者和少女之间的善意一样,以理性为基石的善意,是一切关系的开端。
用宽容养护的羁绊,喜悦的力量
爱丽丝的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是一位职业的小说家,在和丈夫离婚后,总是想展示自己女性魅力的一面。第一天转学报道的时候,什么手续都没有办就想要让爱丽丝去学校报到,并且一直言语轻浮的询问接待他们的男老师。包括爱丽丝报道的第一天,她同样不光语言轻浮,还一直询问同行的女老师是否是那位男老师的女朋友。可以说是一位极其不靠谱的母亲了吧。爱丽丝除了在语言上苦口婆心和母亲说过以外,也拿自己的母亲没有办法。她选择宽容自己母亲的做法,因为她知道她和她母亲彼此都是爱着对方的。即使母亲并不靠谱,宽容依旧是爱丽丝和母亲相处当中重要的一环。
爱丽丝的父亲和他吃烤肉的时候,在调戏餐厅的服务员。爱丽丝不动声色地看着父亲,结束了服务员的询问。这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方法,虽然她后来也点破了父亲的做法。她打断了父亲的好奇心,同样也是对父亲的一种宽容的态度。其实可以看出,爱丽丝的父母都并不是很靠谱,但身为子女的爱丽丝并没有其他选择,她选择宽容地对待他们,以至于为了将母亲新出的小说送到父亲手中,奔跑着追逐出租车。
在动画中,爱丽丝虽然乌龙事件不断,但她一直都是愉快的,尤其是有一段,她蹦跳着在路上走着,动画中特地用了慢动作的镜头,她的情绪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为什么这么喜悦?因为没有太多烦恼去困扰她,虽然有不靠谱的父母但她用宽容的方式去和他们相处。她依旧是快乐的,喜悦的。
现代宽容观是允许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不同于自己,即使偏离了自己的观点和传统或者世俗之见,也要有耐心的容忍。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与古典宽容观的区别:古典宽容观的前提是价值一元化,即认为世人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认识,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之所以对人宽容,基础在于认为他人会最终回到正确的道路,比如儒家的“宽恕”还有中世纪所主张的宗教宽容。而现代宽容观的基础是承认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即对于他人的价值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予以理解,正如爱丽丝一样,母亲和父亲对异性轻浮的态度,让她察觉也许是父母离婚,但他们彼此牵挂的依然是彼此,才让爱丽丝有安全感。那这样,我为什么不选择宽容呢?
这部动画延续了岩井俊二一贯的风格,以人物的情感为基础进行事情的推进。我在这部动画中感受了人与人直接不同的羁绊和链接,再一次感叹人的复杂性。如果你也喜欢这种慢节奏的动画,一定要去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