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辰亮昆虫学专业
朋友圈里最令人羡慕的照片是什么?不是聚餐、不是遛娃,而是——亲近大自然。在旅游的路上,采采花、踏踏水、骑骑马,总会引来一阵点赞狂潮。如果再碰上一两只土拨鼠,几只大猫,不用说,你的圈圈要爆了!
但是,你知道,凹一张和野生动物的激情合照,要承担多少风险吗?
野性的诱惑:越蠢萌、越危险
喜马拉雅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山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打卡。蠢萌的土拨鼠(学名“喜马拉雅旱獭”)俨然成了大家心里的吉祥物。在众多游客照中,有人喂食、有人抚摸,甚至还有人来个嘴对嘴亲密接触。
但是,如果给你一台万像素的超级相机,你可能就会看见:几只跳蚤从旱獭身上跳出来,直接落到了人的身上!
它们锋利的口器直插入人的皮肤,挤在其消化道中的旱獭血液开始与人血交融(为了空出肚子装人血,它们会先吐出一部分旱獭血),其中的额耶尔森氏菌就如同上了高速公路、在人体疯狂传播。一个崭新的鼠疫患者即将诞生。
和旱獭近距离接触,极其危险
图虫
据统计,近年亚洲的鼠疫病例多与旱獭有关。年,甘肃一个人把旱獭杀了喂狗,自己患上鼠疫而死。年,一对俄罗斯夫妇在蒙古生吃了一只旱獭,结果双双死亡,蒙古因此隔离人。
在西藏地区,很多藏民跟旱獭关系亲密,经常给旱獭食物,旱獭也会围着藏民,看起来非常和谐,引得游客纷纷效仿。但大家只看到藏民跟旱獭挺好,背后得鼠疫死了是看不到的。近期还有内蒙的鼠疫患者赴京就诊,引发了一阵对旱獭的讨论。
因为这种呆萌动物,正是鼠疫的重要宿主。不仅在喜马拉雅山一带,在我国内蒙、甘肃、西藏等地都有它们的身影。而这些地方正是历史悠久的鼠疫疫源地。
实际上,自然界中动物传播疾病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年爆发的非典,就是由蝙蝠传给果子狸再传给人类的。当时造成数百人死亡,很多人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野生动物这么危险,我们就不能亲近它们了吗?也不尽然。
亲疏有别:不同种类、不同危险
人和野生动物接触的界线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并没有统一标准。只要记住一点:接触一种生物之前,必须对它有足够了解。这能决定你可以接触到什么程度。
因为亲缘关系不同,对于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接触的界线是不一样的。
1)昆虫:被妖魔化的小东西
作为昆虫学硕士,作者经常要去野外采集标本。一般人在野外看到虫子,都会觉得又脏又有毒又咬人,避之不及。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们其实是对人类相当安全的一类动物。
因为昆虫和人的亲缘关系太远,很少有共患病。昆虫研究者在野外的时候,对大部分昆虫都是直接用手接触的。只是有一些昆虫不能直接用手抓,比如说马蜂或毒蚂蚁,因为会蜇人,但也可以凑近观察。
总体来说,大部分昆虫对人无害,少量会蜇咬人,但不传播疾病;昆虫本身的疾病,大部分也都不会传染给人类。只有极少量种类需要注意,比如蚊子和臭虫,它们确实会通过吸血传播疾病。
2)哺乳动物:可爱但高危
很多人觉得哺乳动物可爱,但反而对人相当危险。因为在各种动物里,哺乳动物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其身上携带的病菌、寄生虫,往往也会感染人,尤其是野生动物。
而且哺乳动物的毛发容易藏污纳垢,脏的程度超乎想象。北京城里有时会出现刺猬,大家一看“多可爱啊”,把它捧起来玩赏一番。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野生刺猬身上都吸满蜱虫,它们会爬下来叮咬人,传播森林脑炎等疾病。
还有一种常见的哺乳动物,蝙蝠,小巧玲珑的也十分可爱。作者小时候用网兜抓了一只回家,姥爷看了连连说:“这东西太脏了,赶紧扔掉!”长大之后作者也了解到,蝙蝠确实非常脏。
它是多种疾病的宿主,比如狂犬病和非典。当年的非典就是从一种菊头蝠传播给了果子狸,再传给人类的。所以即使是专业学者,在抓蝙蝠的时候也一定要戴手套的。
3)海洋生物:任何物体都别碰
那么海洋生物呢?大众对它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都是海鲜嘛,有啥不能摸的?另一种就,海里面东西太多了,谁知道哪个有毒?都别摸了。
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告诉你一个简单方法:在海边溜达的时候,只碰你了解的东西,在游泳或潜水的时候,任何东西都别碰。
在海边溜达的时候,你碰到的物种是有限的,一般都是潮间带生物(又称潮汐带生物,可简单理解为会被涨潮带到沙滩上的生物),比如牡蛎、贝壳、螃蟹等,还有一些小鱼,大部分还是挺安全的。要是连蛤蜊、小虾米都不敢碰,那也太没乐趣了。
但是也有个别鱼,比如篮子鱼,看着人畜无害,却是每根鳍条都有毒,扎到就会钻心疼。所以,不认识的鱼就别摸了。
那如果你开始潜水了,要怎么办呢?负责任的教练一定会告诉你:任何东西都别碰,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生命的。因为潜水以后,碰到的物种一下子就多了,有毒的种类也多了。
且不说水母和海葵可能把你蛰伤,用手去摸珊瑚礁,里面的珊瑚虫也会蜇人。还有你以为的石头,摸一下,结果它是一只玫瑰毒鲉,伪装成石头的样子,但是每一个鳍条都有剧毒。
摸它们,不仅是你自己受伤,另一方面,它们也会受伤害。所以潜水界有个规矩,任何东西都不要碰。
现在,你了解到我们跟自然的安全距离是什么了吗?对你要接触的那个动物,要有足够了解,才可以决定以什么程度去接触它。
如果不了解,那就离它远一点,千万不要像个好奇宝宝,东摸一下西摸一下。这样对你好,对动物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