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一年有24节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春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有一首充满诗意的历法歌谣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作为让人伤感的暮春,不少文人墨客都留下诗词瑰宝,又恰巧古人素以五行对应五脏,肝脏属木,春季肝木旺盛,而脾胃则相对衰弱。但在谷雨时节,脾胃却处于较旺盛的时期,正是补身体的好时机。
我们跟着诗歌看看诗人们都在谷雨时节吃什么呢?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东坡居士苏轼,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诗中描述竹林外已有两三枝桃花绽放,春江中的鸭子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岸边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此时河豚们正要逆流而上,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到吃,可是苏轼作为东坡肉的发明者,必定是一个美食爱好者,身为吃货的我们都懂,顺着诗词走都是春鲜食谱:桃花酥、酱烧鸭、蒌蒿炒肉、芦苇芽烧腊肉、红烧河豚。苏东坡大人不但爱吃河豚,还爱吃入口即化的刀鱼,我们来品下道菜,呃,不对,是下首诗词。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寒芦港》
宋
苏轼
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
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鮆鱼肥。
这首诗描述的是春光明媚,碧波荡漾的时节,正值芦笋抽芽柳絮纷飞,有什么代表江南的风物呢,自是桃花流水鮆(cǐ)鱼肥,鮆(cǐ)鱼就是我们常说的刀鱼。有道菜叫作红烧刀鱼,味道鲜美,入口咸香。
吃了几道菜(品了两首诗),我们喝点“谷雨茶”,润润嗓子,清清口,我们常听人说“明前茶”,却鲜少听人提起“谷雨茶”。“明前茶”指的是清明节以前产的茶,彼时茶树刚刚吐芽,产量低,只有少数达官显贵喝得到。但是到了谷雨,茶叶旺产,平头百姓也喝得起了。而此时的茶叶,便称之“谷雨茶”,茶味浓厚,经久耐泡,回味绵长。
第一杯茶,初尝:
《暮春龟堂即事》
宋
陆游
东皇促驾又天涯,一片难寻堕地花。
瘦策穿林数新笋,素屏围枕听鸣蛙。
蚕房已裹清明种,茶户初收谷雨芽。
欲把一杯壶已罄,谩搜诗句答年华。
第二杯茶,细品
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
《载酒携山榼》
明
高启
载酒携山榼,安琴制石床。
凫眠皆傍母,蜂去自从王。
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
不扶灵寿杖,筋力老能强。
第三杯茶,意犹未尽
《出行湖山间杂赋》
宋
陆游
鱼市樵风口,茶村谷雨前。
柳边烟掩苒,堤上草芊眠。
墓扫鸦衔肉,人归鹭导船。
东风吹短发,得句为谁妍。
品茗过后我们接着吃
《水仙子·自足》
元
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
瘦竹疏梅处士家。
深耕浅种收成罢。
酒新篘,鱼旋打,
有鸡豚竹笋藤花。
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
闲时节自炼丹砂。
这首散曲·小令,描写了作家杨朝英隐居田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杨朝英在杏花村里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春耕秋收,喝新酿的酒,品新打来的鱼,荤菜有养的鸡、猪,素菜有竹笋藤芽,若是客人来,则好酒好菜招待,若僧侣造访,则准备谷雨时采摘的春茶共饮,空闲时自己还修炼丹砂养生。曲中此等生活,如桃花源般,让我们心生向往。
《经碧云村》
明
区大相
门掩松溪石路斜,碧云开尽见人家。
客来惯煮胡麻饭,春到先收谷雨茶。
这首诗描述了老百姓在谷雨时节的日常写照:门前的石子路歪斜,遮掩着小溪,碧云散开后显现出山里的人家。待客人来时,煮起了胡麻饭招待,春天到了,先到山间采摘一些新茶回来泡水饮用。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黄帝内经》中的春三月指的就是谷雨这段时间,此时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增大,人体容易出现脾虚湿困的现象。因此,这段时间宜在饮食中增加渗湿健脾之品,如薏苡仁、茯苓、冬瓜、陈皮等。在食补的基础上同时可以增加户外运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湿浊之气!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