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到一组不规则形状的洞,比如奶酪上的洞、蜂巢、密集的小水泡等,都会感到浑身难受,头皮发麻,有这种症状的人群通常被称为“密集恐惧症患者”,也许有些人看到这种图片并不会感到难受,但密集恐惧症患者看到这些图片会感到无比恶心,严重甚至会引发焦躁等症状。那么密集恐惧症是什么东西呢?
密集恐惧症真正的恐惧原因是因为人们会对密集物体发生本能的恐惧心理,图片本身并没有什么,只是一种心理反应而已。
什么是恐惧?
恐惧是指面对现实中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讨厌的事物时产生的紧张状态。伴随恐惧的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汗等生理上的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脏骤停、晕倒等。恐惧是对危机的情感反应,恐惧的产生往往有可确定的引发刺激源。
那么密集恐惧症是因为什么呢?
根据研究大概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1.基因。来自远古的记忆中对于密集事物的恐惧记忆,这种恐惧记忆来源于他们的伤害和威胁。比如远古时代由于医学不发达,沾染病毒感染后的皮肤,密密麻麻的疱疹、危险的虫卵、群居的昆虫等等。长久以来的生存经验烙印在我们身上,从而导致我们对密集的东西感到恶心、恐惧,想要尽快远离。
2.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更受个人因素影响,比如以往的恐惧经验,由图片联想到其他事物,让人产生恐惧等。我们的各种恐惧经历都会成为我们的加工素材。比如我们受伤感染、被蜜蜂蛰的包,皮肤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毛孔或者一排排小包,也会让人觉得难受。有些人的密集恐惧症也来自于童年的记忆,比如小时候拿起一个苹果却发现苹果早就烂了,上面长满了蠕动的虫子,密密麻麻,留下心理阴影。
3.网络的传播。由于网络信息广泛传播,很多网友会通过PS等后期加工各种图片,比如最知名的莲蓬乳、空手指等来作为密集恐惧症的判断标准,其实这些图片即使不是密集恐惧症患者也同样会觉得恶心,早就脱离了密集恐惧症的原本意义。
面对危险等恐惧症是一种回避的防御方式。但也正因为回避,导致了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固化,所以克服这种恐惧症的最好办法就是打破这种习惯性的回避防御,直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