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来源:土蜂蜜交易网
爬蜂病是民间对病蜂以爬行于巢房门口等处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的总称,从目前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引起爬蜂病的原因较复杂,有生物性的也有非生物性的,因此患病后的表现也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就通过养蜂人张孝的故事来看一下爬蜂病到底该如何防治?
一、首次面对爬蜂病是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爬蜂病分两大类型,传染型与非传染型,传染型由病菌、病*、病蜂、病虫、真菌感染所引起,比如孢孑虫病,麻痹病(急、慢性)螺原体病(急、慢性),病*病等。
非传染型有枣花病、卷翅病、大小螨危害,农药中*及有*的植物,甘露蜜和劣质的饲料,工厂的*气排放,及污染的水源等!
这两类虽然分类,却又相互关连,非传染在一定条件下便会导至成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今年7月29号张孝的蜂场从安泽转场到中条山辛园山区,当时天旱,还有*芪花开,不知芽虫特多,蜜蜂采集甘露,也没想到蜂场附近有一个近一亩的鱼塘,由于胡蜂特别多,忙于扑打胡蜂,也没设置清洁饮水,结果到8月2O号以后出現爬蜂,当时师傅在电话中讲,可能是伤热所至!或者蜜源有*等等!
于是我在各类养蜂群中发帖,也没能得到有效的办法。
过了几日,一名叫张三录的中年人,打电话叫我前去看蜂,说是得了爬蜂病,他今年才养一群蜂,并且又是第一年。症状表现为大量青壮年蜂爬出箱外,体色正常,行动稍有迟缓,爬行很多,呈跳跃式爬行飞翔,飞起约半尺高又跌落下,爬行距离远,在草丛与低洼地带聚集在一起,尤其是在二三点试飞时爬出更多!扒开病蜂腹部,空腹较多,蜜囊空空,中肠苍白且膨胀,部分后肠有积便,爬出者多在三四个小时后死亡,死蜂翅展开、吻吐出,似农药中*状,没有旋转打滚状,也没有下痢状况,与孢子虫病症状相近,但又不同。
张三录和我的蜂症状一样,三天前他巳在百度查询,用霍香正气水和盐酸环丙沙星混合糖浆中饲喂,三次一疗程,三天后蜂场得到控制,又一疗程治愈。
二、接连发生两次爬蜂病,继续深入研究
8月20号的大雨,彻底改变了19年的旱情,山上的柴胡与冬凌草,蜜粉俱佳,但蜂群大多数只有4框蜂的数量,况胡蜂肆虐,秋繁很是艰难,秋繁第一脾子封盖后,巢脾上蜂数只有五百来只!心里怕今年爬蜂病要我垮场!
冬凌草是此山区种植与野生药材,此花开时节,常有幼蜂(多为内勤哺育蜂)死亡,于次日早晨较为明显,巢门口死亡三四十只不等!问同行蜂友,答历年多为此情况,只是年际有轻重之分!此花败以后,对蜂群无害,越冬且正常!
中途饲喂过几次柠檬水,但不见效果,对此蜜源究竞是啥原因,現在还不能确定。
9月25号关王停产,在此之前育有二架王台,9月30日各群分台,王台放于两脾的蜂路中间,并不提脾,由于冬凌草死蜂情况严重,加上天气预报有半个月的降雨,决定转场回家,因山区夜间较凉,所以转场采用关闭巢!
10月2日早8点落场,由于都是巢箱,蜂群摆好后,放开巢门,蜂很蛰人!半小时后大雨普天而降!(山下面的温度太高了)大雨接连几天,最后放置的一组巢门口淋死了许多蜂,一连几天、雨停间隙这组五群蜂相继爬蜂,很是困惑!啥原因?为啥施用上次药物不见效果!后来改药,超过半个多月的诊治,才见初效……
两次爬蜂病过后,为什么这个问号,一直没能得到答案!
这便产生了,年两次爬蜂的思考!
第一次为螺原体病的急性发病!哪第二次呢?
笫二次爬蜂与第一次爬蜂,有它的不同点,首先有出房幼蜂参与中间,成年蜂也要腹部膨大的,跳跃式分行爬行的很少,考虑到秋繁后期大小螨危害,至使部分幼蜂受螨危害出現幼蜂参与。部分大肚子是基于冬凌草蜜,还是别的原因?因别人蜂场于我前三日转回,安然无羔,而我场病因所在?
杭州日出蜂业科技杂志中有一段话,使我有所了悟!
原文″夏季高温时工蜂的气门是处于打开状态,暴雨来临空气中的病*由雨水带入蜂群,一旦病*进入蜂体后,12一18小吋致使蜜蜂的中枢神经麻醉,工蜂失去飞翔能力成批爬出。”
转场时都是巢箱,蜜脾上满且部分强群巢脾已经沾连,况多有双王同箱,虽然是秋天,但山西南部的盐湖温度仍在35℃以上,与夏季并无差异。
到此第二次爬蜂病硧诊为病*病!
总结:鉴于该病病因复杂,故无有效治疗药物,只能以防为主。
一是平时要特别注意搞好蜂场的清洁卫生和消*工作,如果发现病蜂要及时做好隔离治疗和消*工作,以防病害蔓延。
二是早春蜜蜂繁殖时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放置蜂箱,高温季节则要注意通风和遮阴。
三是要培育和使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具有较强抗逆性的蜂种进行饲养。
四是在饲养管理方面一年四季都要保证饲料充足,春季如果缺料要早喂,非生产季节补喂时间一般不得超过5天,尽量在3~5天内完成。
五是药物治疗,不同病因按照不同的方法对症治疗。
感谢张孝提供文章内容。
以上资料转发自土蜂蜜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