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国产剧,我就越觉得焦虑。
国产剧里的女性,似乎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种类型:
1,是如《北辙南辕》里风风火火一样的事业女性,三十岁左右,有个可以俯瞰北京一环的大房子,事业蒸蒸日上;
2,是《小舍得》里事业和家庭兼顾的女性,明明在职场上都是个小领导角色,但还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天天抓马撕破脸皮。
就算是最近评价不错的国产剧《我在他乡挺好的》,里面的北漂女性历经被辞退、欠债、抑郁症、自杀跳楼......
真实是很真实,但未免都让人觉得太惨、太苦、太焦虑。
最近一部口碑爆炸的华语剧,由金马影后谢盈萱主演,拍了一个“40岁大龄女性从大城市逃回乡村”的故事。
鸡汤吗?才不是。
每一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
陈嘉玲又回来了。
回顾年,有三部现象级的华语电视剧,《想见你》《我们与恶的距离》,以及今天要说的《俗女养成记》。
2年后,我们终于等来了《俗女养成记》的续集。
第一季的最后,陈嘉玲又回到大都市台北求职。
招聘官问她:
陈小姐你有想象过
十年后的自己
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
她想了想,笑了笑,恍然大悟,提起行李箱,重新回到了台南乡下。
陈嘉玲逃离大城市后怎样了?
第二季,陈嘉玲又再一次帮我们找到了内心的答案。
什么是俗女?
两季,给出了不一样的含义。
第一季里的“俗女”,是在成人世界规则定义下看似失败的东亚女性。
过去的陈嘉玲,一直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进,追赶着所谓的标准。
年龄上,39岁。
工作上,虽然作为公司总裁的特助,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没有什么升职的机会,离开台南老家北漂20多年,不上不下,普普通通。
最让打工人烦恼的,当然是遇到傻b老板。
作为特助,除了帮处理公司各种琐事外,还得照顾男老板的那些油腻事。
帮老婆隐瞒小三的存在、帮小三买房、帮小三找工作......
遇到傻b老板怎么办?当然是辞职!
陈嘉玲当然也想过,但抽屉里的辞呈写了一封又一封,最终还是得像现实低头。
就像你我一样会考虑现实问题。
39岁辞职后,说不定再也找不到比这份更好的工作了。
恋爱上,与其说有个在一起4年的男友,不如说是室友。
两人准备为爱鼓掌时,陈嘉玲发现自己来了大姨妈,男友也像解脱了一样。
嗯,大家都很惊喜很开心。
但嘉玲想,好不容易处了那么久。
再换,或许年纪就不等人了。
去参加前男友的婚礼,还有同学给她的俗女人生添油加醋。
女生没有工作
起码要有家庭
陈嘉玲想通过订婚、结婚来告别“俗女”人生。
但她越陷越深。
早已被一个“俗”字困住。
又一个人,不仅想让她成为俗女,还要成为淑女。
男友母亲决定她穿什么婚纱、怎么装修新房、怎么穿衣打扮、做瑜伽,甚至是让她放弃工作回家做全职太太。
有人说,《俗女养成记》又可以叫《普女养成记》。
陈嘉玲,大龄女性,家庭普通,长相普通,能力普通,就像我们身边大多数女性一样。
国产剧里几乎从来不拍的女性角色,即使有,也会年轻个十几二十岁。
39岁时,她们都会住在可以俯瞰上海滩的落地窗大房子前,都有光明的未来。
但39岁的陈嘉玲不是,她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女性。
如果接受工作和感情上对她的规训,忍受鸡毛蒜皮之事对日常的挤压,或许就真的可以绝地反击。
告别俗女,成为一个“正常”的女性。
但陈嘉玲统统拒绝了。
陈嘉玲打动我们的地方,是因为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对未知的恐惧。
说分手就分手,说辞职就辞职,哪有这么容易下决心?
看似在39岁时终于下决心辞职、和就快要结婚的男友分手的陈嘉玲很勇敢很洒脱,但她其实也会害怕。
弟弟接她回家休息,她一上回家的车就哭得稀里哗啦。
她哭着说,再也找不到工作了,因为“没有公司会栽培我,我也没有办法转行了。”
再也没办法和别人谈恋爱了,因为“要花多长时间,去遇到一个人,然后建立一段关系。”
你看,哪一点不是赤裸裸的现实呢?
从大城市回到老家,没有什么田园牧歌式的治愈童话发生。
陈嘉玲的人生,只有“俗气”。
第二季,片名依然叫《俗女养成记》。
但第二季的俗女的定义已经发生变化。
这里的“俗”,是告别标准化人生的俗,俗到距离既定人生中的“成功”越来越远也甘之若饴的“俗”。
不是完全对世俗看开了,只是终于可以放过自己,和自己好好相处了。
第二季饰演陈嘉玲的金马女主谢盈宣,肉眼看上去皱纹更多了,但也更真实了。
40岁的女性是真的会长法令纹的,但也是真的可以自信又忐忑地说出这句话:
“我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40岁时,陈嘉玲花上所有的积蓄和背上银行贷款,买了一间几十年都无人问津杂草荒芜的老房子。
论升值,没有什么升值空间;装修,又要花上一大笔钱。
朋友都笑她,连母亲也是暗搓搓地揶揄:
“我去陈嘉玲的鬼屋喔。”
在大城市打拼快二十年,到头来只打拼出别人眼里就是一座鬼屋的房子。
这就是陈嘉玲“俗”的地方,买房子不考虑升值空间,只在乎自己喜不喜欢。
自己买的房子,自己亲自主宰全程,自己挑选家具沙发。
40+,还想要好好地钻进生活,去体会或尴尬或会受伤的时刻。
清理树枝时,却不小心捣了蜜蜂窝,医院;自己要用钻孔器,却不小心钻了自己的手;在装修梯上掉下来......
女医生还以为她被家暴了,发生了一场乌龙事件。
可是,我们却分明听到了陈嘉玲捂着嘴偷偷笑的小快乐:
嘿嘿,这才是我要的俗气人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虽然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但还是可以感受文字背后的同一份焦虑。
“30岁了,父母催婚怎么办?”
“31岁了,现在一无所有,还有希望吗?”
陈嘉玲在第一季的时候也这样介绍自己:
“我是嘉玲,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一转眼就要40岁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无成,动弹不得。”
编剧没有为陈嘉玲安排一个霸道总裁,也没有给她的事业平步青云,更没有给她安排个甜甜的姐弟恋。
而是让她回溯自己的人生,找到那一份勇气。
陈嘉玲的妈妈,让小时候的陈嘉玲自己搭车去补习。
陈嘉玲不小心睡着坐过站了,不好意思问路人,自己也找不到路。
她就知道,严厉的母亲肯定会对她破口大骂:
“为什么明明公交站上有个阿姨不去问路,路是长在自己嘴巴上的。”
陈嘉玲委屈,为什么她狠心让自己坐车去那么远的地方补习,还要骂我?
这个女人一定不是我妈,是假的。
这个“假”的母亲。
其实在她上公车的时候,一直偷偷地在后面跟着。
想让她自己搭公车去补习,也是因为想要锻炼她的独立能力。
就连学历,也要苦心隐瞒着。
不是因为她爱慕虚荣,而是母亲认为只有让自己的学历好看些,才能在孩子们前树立权威。
当40+的陈嘉玲对母亲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时,一气之下走开。
母亲看向成年后的陈嘉玲,出现的画面,还是小时候穿着校服的陈嘉玲。
在年迈的父母面前,陈嘉玲还是那个穿着校服的小女孩。
想要继续保护她,怕她受伤。
但又怕走得太近,因为再也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去管束她。
再也不能像小时候的陈嘉玲,被念叨着要考国中了要努力的她气得要跑开时。
作为母亲不得不抹开面子,敞开心扉说:
上国中很了不起
因为你妈妈只有国小毕业
陈嘉玲过去那么普通,长大后依旧普通。
但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俗女,依旧可以得到来自全家人的爱。
想要去闯的时候,父母再不情愿也放手让你去闯。
当你累的时候,他们也给你躺平的权利。
第一季的最后,当陈嘉玲又回到台南时。
妈妈的这番话,似是对出柜的儿子说,又似是对陈嘉玲说。
其实妈妈都知道
你不是只有一个人而已
不用这么孤单
这样来看。
陈嘉玲哪里是俗女呢。
明明是最幸运的普通人。
我们其实都有着那一份勇气。
小时候说想要开洒水车、想要成为老师律师,想要环游世界,怎么长大后就只会追逐那个一模一样的成功标准呢?
就像陈嘉玲说的:
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
做梦又醒过来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30岁很可怕吗?
40岁很可怕吗?
40+普普通通的陈嘉玲还可以放过自己,过上全新的人生。
你也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