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扎胎蜂蛰熊出没热爱让拍摄无所畏惧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网站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近日,《匠心之路》栏目组远赴俄罗斯拍摄蜂还巢专题片。六天行程,既有忍俊不禁的故事,也有执着前行的坚持,更有收获的喜悦。栏目组拍摄过程中的细致认真,对影片制作工作的热爱,让蜂还巢创始人陈先生触动不已。下面就跟随摄制组的脚步,看看这六天的故事吧。

点击

原创,不只是热爱

本次拍摄地点主要在哈巴罗夫斯克,哈巴地处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在黑龙江省以北。这次摄制组行程一共6天,是满满的六大天,每天都有拍摄,休息时间也不够充分,大家很辛苦,但仍然能高质量完成每一天、每一场次的拍摄内容,其实不单单源于对工作的责任感,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爱,装也装不出来,这一点让蜂还巢创始人陈先生相当震惊。

作为一位长者,他看到90后的孩子居然能这么拼命地工作,这是超出他预料之外的事情。回到吉林总部,他跟所有员工讲述我们工作的过程,起早贪黑制定拍摄方案,在现场如何辛苦等等。

他们说看到我们,就能更真切地想象到自己孩子在外打拼的经历,这让他们很触动。陈先生跟我说,他听说过摄制组拍摄,很多都是简单拍摄一些敷衍了事,回头用素材库里的内容拼拼接接。

我跟他举了个例子说,我们每一个画面都是实打实拍出来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素材库里的东西,我们很少用,并不是说那些画面就不好,问题是你能用,别人也能用,这就好比你生了一个孩子,结果发现五官有些地方跟隔壁老王或者他家孩子长得一样,你说你闹不闹心?我们既然辛辛苦苦出来拍片子,还是尽量都能拍到,坚持原创,结果他听了哈哈大笑。

有惊无险

北京飞往哈巴只有凌晨一点多这一趟航班,摄制组前一天夜里就赶往机场。出国拍摄最大的不同就是通关问题,这么多设备,大包小包连人带物能出去,还得能完整地回来,相比于拍摄本身,这是我们更看重的事情。

原计划到达哈巴摄制组要充分休息一下,结果蜂蜜工厂临时时间变动,我们只好当天下午就得拍摄,短暂调整马上开工。

蜜源地在偏远的山里,往返赶路要六七个小时。当天为了拍摄到采蜜携花粉归巢的蜜蜂,用来象征蜂还巢的文化理念,我们只好在山中等待蜜蜂回家。

摄制组,千辛万苦,扎胎了

哈巴地区持枪合法,为了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可能,我们拍完蜜蜂回巢没有做过多停留,马上走人。

熊的脚印

夜间回程途中汽车意外爆胎,在荒郊野外换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20多分钟的停留虽说有惊无险,回想起来依旧难忘,毕竟这里经常有熊和老虎出没,在来时的路上,当地向导已经带我们看过大熊经过时留下的脚印。所有人赶回住宿酒店已是凌晨。

经历难忘

哈巴罗夫斯克森林覆盖率很高,这里作物基本不施化肥,生态系统很好,但也导致了蚊虫多,尤其在山中,我们每去到一处蜜源地拍摄,刚开车门就会有成群的小飞虫扑面而来,黏在流淌着汗水的额头和身上,很痒很难受。

拍摄期间,蚊虫叮咬的在所难免,被蜜蜂蛰更是防不胜防,全摄制组无一幸免,陈先生被蛰得更是厉害,刚开始蛰两下还说挺好,就当作是蜂疗了,后来蛰疼了,就问我们能不能不让他从这么多蜂箱中间走过,从两边绕过去行不行。

在这里,吃蜂蜜是一种文化,跟中国人喝茶一样,因为山好水好环境好,蜂蜜品质都不错,很多都是自家食用,不对外销售。

感恩

能够有此机会外出拍摄,以及期间在各种未知因素下拍摄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这是一种幸运,更是十分宝贵的人生经历,就像国外蜂蜜供应商对蜂还巢的认可一样,这也是蜂还巢对《匠心之路》栏目组的认可,是越来越多企业对《匠心之路》栏目组的认同和期待,要感恩的人有很多,我们都因蜂蜜而结缘,这是我们共同的寻蜜之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